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
很多心律不整的患者長年被醫師叮嚀「少喝咖啡」,深怕一杯下肚就讓心跳失控。不過最新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臨床試驗卻直接推翻大家的既定印象。研究團隊把他們分成「每天至少喝一杯含咖啡因咖啡」與「完全禁咖啡因飲品」兩組,包括茶、能量飲、甚至無咖啡因咖啡都不能碰。半年後結果公佈,喝咖啡組的復發率只有 47%,不喝咖啡的卻高達 64%,等於喝咖啡者復發風險降低將近4成。

新陳代謝內分泌科醫師蔡明劼在臉書粉專解讀這份名為「DECAF 隨機臨床試驗」的研究指出,這是第一個直接比較「喝 vs. 不喝咖啡」對心律不整病人的差異,研究鎖定 200 名平均 69 歲、曾有心房顫動(AF)或心房撲動的病人,這些人都準備接受「心臟電擊復律」來恢復正常心律。研究顯示,喝咖啡不但沒有造成心悸或讓心律更亂,反而可能帶來保護效果。

研究團隊也提出可能機制:一、咖啡因會阻斷腺苷受體,而腺苷被認為與誘發心律不整有關;二、咖啡具抗發炎特性,可減少與心房顫動相關的慢性發炎;三、咖啡因提振精神、提升活動量,身體動得越多,本來就有助穩定心律。甚至不排除「戒咖啡引起戒斷反應」會讓完全不喝的那組更容易心律不穩。不過蔡明劼也提醒,研究裡的咖啡指的是一般濃度、天然咖啡因的現煮咖啡,不包括能量飲料或高劑量咖啡因補充品,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不同,如果喝咖啡後會心悸、焦慮或睡不好,當然沒必要硬撐;但如果原本就有喝咖啡的習慣、身體也沒明顯不適,其實完全不需要刻意戒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