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PSA偏高卻查不出!75歲男靠「2方法」揪出隱藏版攝護腺癌

發布時間:2025/11/10 13:46:59
更新時間:2025/11/10 13:55:05
FaceBookCopyLine
PSA偏高卻查不出!75歲男靠「2方法」揪出隱藏版攝護腺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旅居國外多年的75歲李先生,長期飽受排尿不順困擾,即使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持續偏高,並在國內外兩度接受傳統隨機切片,卻始終未能抓到潛藏的癌細胞。就醫遵循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鐘伯恩醫師的建議,進一步採核磁共振(MRI)與超音波融合導引切片,最終在傳統切片難以觸及的前列腺前區,揪出「隱藏版」第三期攝護腺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旅居國外多年的75歲李先生,長期飽受排尿不順困擾,即使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持續偏高,並在國內外兩度接受傳統隨機切片,卻始終未能抓到潛藏的癌細胞。就醫遵循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鐘伯恩醫師的建議,進一步採核磁共振(MRI)與超音波融合導引切片,最終在傳統切片難以觸及的前列腺前區,揪出「隱藏版」第三期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易誤認老化或攝護腺肥大 末期預後差



鐘伯恩醫師指出,攝護腺癌是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早期多無明顯症狀,但隨著男性年紀增長,不少人會開始出現頻尿、夜尿、血尿等症狀,常被認為老化或攝護腺肥大,導致延誤診斷。



而根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分期系統,當癌細胞突破攝護腺包膜或侵犯精囊時,病程即進入第三期;若進而轉移至骨骼或淋巴結,則屬第四期,患者預後通常不好。



精準影像檢查 突破傳統切片盲區



鐘伯恩醫師指出,高齡、家族病史與特定基因突變,是攝護腺癌主要危險因子。臨床上常見的肛門指診與PSA血液檢測,是屬於初步篩檢;傳統隨機切片,特別是針對前列腺前區等「切片盲區」的病灶,定位能力有限,常會造成漏診。



依照國際指引,鐘伯恩醫師強調,當PSA異常或臨床高度懷疑時,建議可進行MRI檢查,並依照影像特徵與分級,決定是否進行融合導引切片,可大幅提升診斷準確率。



高解析3D視野+微創切口 確保術後功能



在治療方面,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是非轉移期癌症的重要治療選項。醫療團隊為李先生採用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攝護腺根除手術。鐘伯恩醫師解釋,達文西手術可在高解析度的三維視野下,透過數個1至2公分小切口,精細分離組織,完整切除癌變的攝護腺與儲精囊,並以最大程度地保留神經血管束,維持住患者的排尿控制與性功能。術後,李先生再配合放射治療,控制整體病情,現已重拾健康生活。



守護攝護腺 早期篩檢是治療關鍵



國際臨床數據顯示,若在侷限期發現並接受治療,攝護腺癌五年存活率高達99%;但若延誤至遠端轉移,存活率則降至約37%。因此,鐘伯恩醫師提醒,男性應從50歲起,定期與醫師討論PSA篩檢,有家族病史或高風險族群,建議提早從45歲開始,就可以定期檢查。若發現PSA值超過4 ng/mL或持續上升,應立即由泌尿科醫師評估,是否需影像檢查與導引切片確認。



他也再次呼籲男性朋友,一旦出現頻尿、夜尿或排尿困難等症狀,應儘早就醫,及早診斷、早期治療,守護攝護腺健康。


【延伸閱讀】

攝護腺癌治療邁向精準化 國際專家交流海福刀「局部治療」應用經驗

攝護腺癌竄升第三!達文西微創手術如何兼顧切除腫瘤與功能保存?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7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