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吳淡如成最容易遭冒用名人! 吊車大王宣導反詐籲:勿貪小便宜

發布時間:2025/11/10 13:30:00
更新時間:2025/11/10 13:30:00
FaceBookCopyLine
吳淡如成最容易遭冒用名人! 吊車大王宣導反詐籲:勿貪小便宜

圖、文/CTWANT

因應假冒名人詐騙案件日益猖獗,刑事局10日召開記者會,揭露詐騙集團結合人工智慧(AI)影片生成技術,製作假冒公眾人物擬真影片行騙的最新態樣,同時邀請吊車大王胡漢龑出席,分享自身遭人假冒經驗,呼籲全民提高警覺、強化識詐能力,防範受害。其中,此外,刑事局也提醒,為防範普發現金1萬元詐騙,民眾應堅守「不點擊、不填輸、不匯款、不轉傳」四不原則,一切以官方資訊網站(https://10000.gov.tw/)公布內容為準。

長年投入公益與反詐宣導的啟德機械起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胡漢龑董事長也特別出席,指出,自己也常被人冒用詐騙,周邊不少親朋好友也因此信以為真,慘遭詐騙,呼籲民眾應冷靜思考,切莫貪小便宜。

針對假冒名人詐騙事件,數發部也統計出相關數據,發現吳淡如遭人假冒的機率最高,其次則為李蜀芳、辣媽Shania、杉本來了與張忠謀等人,而前立委高嘉瑜也是榜上名單之一。

依據「165打詐儀錶板」最新統計,114年10月全國平均每日受理詐騙案件441件,財損新臺幣1億9,496萬元,較去年同期(585件、3億8,966萬餘元)分別下降25%及50%。詐欺手法受理數前3名分別為:網路購物詐騙,占30.29%居首;其次是假投資詐騙,占11.18%;再者是假交友投資詐財詐騙,占8.07%。若以財損金額觀察,假投資詐騙仍最嚴重,占比高達41.09%;其次是假交友投資詐騙,占19.01%;最後是假檢警詐騙,占16.96%。

刑事局提醒假冒名人詐騙容易取得民眾信任,需要留意下列幾種詐騙手法:

1、假冒名人贈書詐騙:詐騙集團以名人贈書、公益回饋或限定贈品作為誘餌,透過臉書等社群廣告引流,進而邀請民眾加入LINE好友或專屬群組,營造「獲利截圖」與「成功案例」穩定獲利假象,隨後假稱配送商品以詐取個人資料,甚至逐步誘騙民眾交付投資資金,最終造成財損。

2、假冒名人推銷商品詐騙:歹徒冒用名人肖像、影片或偽造帳號,以「職人監製」、「專業團隊」等名義販售保健食品、減肥產品或其他生活用品,並透過通訊軟體持續詢問身體狀況、提供個別建議等方式建立信任,並以限時優惠、庫存緊張等壓力促成匯款。消費者除財損外,亦可能因收貨來路不明產品而對健康造成風險。

3、假冒名人投資詐騙:詐騙集團假冒財經專家或企業領袖之名義,在社群平臺成立投資群組或製作廣告、貼文宣稱掌握內線消息,佯稱高報酬、短期大幅獲利,爭取信任,再安排專人私訊接洽或至住處面交收取投資款。常見遭冒用之名人包含黃仁勳、謝金河、張忠謀、張國煒等。

4、AI生成影片詐騙:歹徒擷取名人既有影像或語音素材,運用人工智慧合成擬真影片或語音片段,製作看似「本人代言」之短片或直播截圖,用以背書商品或投資標的。該類手法結合社群演算法推播,擴散速度快且辨識難度高,易讓民眾在未查證下產生信任,進而下單或匯款,發現被騙。

刑事局統計今年1月至9月,目前已通報下架假冒名人詐騙廣告共1萬7,461則,若民眾再發現類似廣告,可透過數位發展部「網路詐騙查詢通報網」通報下架,共同防堵詐騙訊息。

鑑於政府普發現金1萬元政策甫上路,已有1位民眾遭釣魚簡訊詐騙、2位遭假檢警詐騙。其中,刑事局與嘉義市政府警察局共同偵破1件假檢警詐騙案,逮捕1位車手及1位協助架設網路電話交換機(IPPBX)的犯嫌。另為協助民眾快速辨識詐騙手法,在「165打詐儀錶板」網站特別設立「普發現金1萬元」專區,彙整相關新聞、防詐宣導資訊及警方打詐成效,並即時揭露詐騙集團假借政府名義行騙的最新案例。民眾如接獲可疑訊息或有相關疑慮,均可至該專區查詢確認,避免遭詐。

另外,內政部已於114年10月1日公布「防制詐欺犯罪有功人員及檢舉人獎勵辦法」,建立更完善的檢舉獎金制度,鼓勵全民共同防詐。檢舉車手者則可獲得最高1萬元獎金,凡所檢舉案件經法院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者,可依基準表先行核發三分之一獎金,待判決確定後再發給餘額,最高獎金達新臺幣1000萬元。另檢舉須於犯罪尚未被發覺前親自向檢察機關或司法警察機關提出並製作檢舉筆錄,且不得匿名、僅陳述自身被害事實或涉及共同犯罪等情形,始得受獎。鼓勵民眾如有發現詐騙情事可積極檢舉,若符合法定要件最高可獲新臺幣1000萬元獎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