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隨著戰爭經濟放緩、內需疲軟與出口銳減,俄羅斯多家重量級工業企業近期紛紛實施減薪、縮短工時或局部裁員措施,以削減人事成本、維持基本營運。包括水泥、汽車、鐵路、煤礦與金屬產業等國營或大型企業皆已出現類似狀況,突顯俄國經濟在對烏戰爭與西方制裁下日益承壓。
據《路透社》報導指出,至少6家礦業與運輸業巨頭已調整工作制度,其中俄國最大水泥製造商Cemros自今年起推行每週4天工時,直至年底,以因應建築業需求下滑與進口競爭加劇。公司發言人強調,此為「必要的反危機措施」,目標是避免裁員。
俄羅斯鐵路公司擁有70萬員工,近期要求總公司員工每月額外請假三日不支薪;汽車製造商GAZ、Kamaz與Avtovaz也陸續採取4日工作制或縮減產能,部分公司至今仍未回復正常工時。
全球最大天然鑽石開採商Alrosa則減少非礦工員工10%編制,並暫停開採低獲利礦區;紙業巨頭Sveza甚至關閉位於西伯利亞地區的膠合板工廠,導致300多名員工失業。
俄國宏觀經濟分析與短期預測中心指出,與軍事無關產業今年已萎縮5.4%,全年GDP成長預估將放緩至0.7%至1.0%之間。儘管失業率仍處歷史低點2.1%,但多地已出現工資欠發與勞工不滿。8月底俄國全國欠薪金額達16.4億盧布,年增逾3倍。
煤礦業方面情勢尤為嚴峻。副總理諾瓦克曾向總統普丁示警,煤炭產業約有15萬名員工,由於出口下降,該產業受到嚴重打擊,30家企業面臨破產風險,這些企業僱用了大約1.5萬名員工,年產量約為3000萬公噸。西伯利亞庫茲涅茨克盆地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儲量,當地官員9月表示,151家企業中有18家已關閉。俄國大型煤商Mechel亦宣布關閉虧損礦區並裁員。
鋼鐵業同樣面臨高利率、強盧布與內外需疲弱三重打擊。俄國為穩定產業,正考慮暫停破產程序並提供額外援助。儘管尚未全面推行4日工時,業界人士透露多家冶金廠正在削減輔助部門人力,以降低營運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