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視線扭曲、變形,視野中央有模糊黑影,別以為揉揉眼睛就沒事了!國內眼科醫師警告,這很可能是黃斑部病變的警訊,研究顯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50歲以上人口失明的主因,且逾七成患者是由單眼發起,平時難以察覺,部分患者就醫時,視力早已受損嚴重。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視線扭曲、變形,視野中央有模糊黑影,別以為揉揉眼睛就沒事了!國內眼科醫師警告,這很可能是黃斑部病變的警訊,研究顯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50歲以上人口失明的主因,且逾七成患者是由單眼發起,平時難以察覺,部分患者就醫時,視力早已受損嚴重。
響應2025年世界視覺日(World Sight Day),新光醫院今(9)日與羅氏大藥廠合作,共同舉辦「守護視界,睛彩由你定義」眼科衛教展,透過互動式體驗,提升民眾對黃斑部病變的認知,並呼籲及早檢測與治療的重要性,還請來藝人郭子乾擔任衛教大使。
根據台灣眼科醫學會研究顯示,台灣每十位65歲以上長者就有一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約24萬人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
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視網膜中心主任鄭成國指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分為乾性與溼性兩種,其中溼性病變因眼底不正常的新生血管滲漏,導致黃斑部出血與水腫,使視力在短時間內急遽惡化。儘管溼性黃斑部病變僅占總病例數的一成,卻是造成近九成黃斑部病變患者失明的主因,也是50歲以上民眾失明最常見的病因。
黃斑部病變最棘手之處,鄭成國說,初期通常從單眼發病,由於大腦的融像作用,另一隻健康的眼睛會彌補受損視力,讓患者難以察覺。根據2025年亞太視力健康調查顯示,不到三成的民眾有定期進行眼部篩檢,導致許多患者就醫時,視力已受到嚴重損害。
鄭成國就收治一名年近五十歲的患者,單眼視力驟降至不到0.1,但因另一眼視力正常,日常生活中完全沒有發現異狀,直到某次無意間遮住單眼,才驚覺兩眼視野差異甚大,就醫後發現已罹患黃斑部病變超過半年。
鄭成國強調,溼性黃斑部病變雖然是不可逆的疾病,但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能有效控制病情,民眾每天可花10秒進行「睜一眼、閉一眼」的自我檢查,利用家中的磁磚線條或阿姆斯勒方格表,留意是否有線條扭曲或中心黑影。此外,建議民眾可透過一年一次的定期眼底篩檢,及早發現潛在的黃斑部病變風險,為自己的視力健康把關。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黑心豬腸重罰5400萬 罕見中央直接開單!痛批故意犯、破壞社會安寧
麥玉珍驚天一語「姊妹們幫忙災區募檳榔」 衛福部長嚇歪!連喊不要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