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上年紀食慾不佳、吃得少正常? 七大警訊恐是「老年性吞嚥障礙」

發布時間:2025/10/06 14:11:40
更新時間:2025/10/06 15:15:19
FaceBookCopyLine
上年紀食慾不佳、吃得少正常?  七大警訊恐是「老年性吞嚥障礙」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人家食慾不佳、吃得比以前少?小心,這可能不是單純的老化或胃口不好,奇美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林信德警告,這些狀況或許與老年性吞嚥障礙(presbyphagia)有關,如果忽略進食的細節,同時又有感染、藥物副作用、牙口變差或營養不足等壓力,就容易出現嗆咳、食物殘留,甚至造成吸入性肺炎等風險。

老年性吞嚥障礙並非疾病,而是隨年齡增長,吞嚥功能會自然發生一些生理改變,例如吞嚥反射變慢、舌頭與喉部上提幅度下降、咽腔容積變大,導致食物易殘留或需要多次吞嚥才能清乾淨等,都會導致吞嚥的安全邊際變窄。

72歲的張先生就是一例,有高血壓的他,規則服藥控制良好,近期卻發現食物常「吞不乾淨、卡在喉嚨」,尤其乾硬或易散碎食物更是難以下嚥,用餐變得緊張又痛苦,時間也越拉越長,就醫評估發現喉部上提與舌頭力量不足,吞嚥效率不佳,經安排吞嚥復健訓練,並結合吞嚥電刺激治療,吞嚥力量與協調性才逐漸提升,卡卡感消失,用餐不再折磨、食慾也明顯回升。

林信德提醒,若出現以下七大警訊,代表可能有吞嚥障礙,建議盡快就醫評估:

一、說話聲音變「濁」:進食後,說話聲音質地有所改變,變得低啞,像含著水的聲音,臨床稱為濡溼音(wet voice)。

二、用餐時間拉長:一頓飯常超過30至40分鐘,或必須頻繁配水才吞得下。

三、體重偷偷掉、人變瘦:近期體重下降,衣褲明顯變鬆,或出現營養不良、脫水跡象。

四、肺炎反覆來報到:經常咳嗽,或反覆胸部感染,如肺炎。

五、吞藥變「挑戰」:藥錠易卡住喉嚨,需要事先磨碎才能吞服。

六、挑食成習慣:回避乾、硬、粒狀的食物,只能吃切得極碎或泡軟的食物。

七、吞嚥費力又停頓:需要連續多次吞嚥才勉強嚥下,過程中明顯停頓或臉部表情用力。

林信德建議,若出現任一警訊,建議至復健科門診接受評估,協助找出對個案最安全、最有效率的進食策略。依據結果,醫師與語言治療師會提供個別化的吞嚥訓練、代償技巧與衛教,並視需要串聯營養、牙科等跨領域團隊合作,共同協助長輩克服吞嚥困難,降低進食風險、維持生活品質。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打呼、肥胖」才會得睡眠呼吸中止症? 錯!嗜睡睡不飽更是警訊

愛愛竟是睡不好救星? 高潮「解放後的疲憊」有效果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