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年僅28歲、身形纖瘦竟「心肌梗塞」! 醫曝背後風險

發布時間:2025/09/28 23:11:00
更新時間:2025/09/28 23:11:00
FaceBookCopyLine
年僅28歲、身形纖瘦竟「心肌梗塞」!   醫曝背後風險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心血管疾病並非年長或肥胖者的專利!聯安診所心臟內科主任施奕仲就收治一名年僅28歲的年輕人,身形纖瘦的他,卻因為家族遺傳的高膽固醇問題,突發心肌梗塞,最後在緊急接受心導管手術才成功救回一命。醫師提醒,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仍是推動心血管病變的最大推手,少動、多吃、壓力大,是加速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的三大元兇。

年僅28歲、身形纖瘦竟「心肌梗塞」! 醫曝背後風險 1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心血管疾病並非年長或肥胖者的專利!聯安診所心臟內科主任施奕仲就收治一名年僅28歲的年輕人,身形纖瘦的他,卻因為家族遺傳的高膽固醇問題,突發心肌梗塞,最後在緊急接受心導管手術才成功救回一命。醫師提醒,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仍是推動心血管病變的最大推手,少動、多吃、壓力大,是加速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的三大元兇。

在心臟疾病當中,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是最常見且危險的一種。它的可怕之處在於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但一旦血管被斑塊或血栓瞬間堵住,就可能演變成急性心肌梗塞,甚至造成猝死。

施奕仲說,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是一連串看不見的變化。飲食不當、壓力大、休息不足,都可能讓身體長期處於「高氧化壓力」狀態;若再加上抗氧化營養素(如維生素C、E)、Omega-3脂肪酸,或是葉酸、B群不足,血管內皮就更容易受損。此時過量的壞膽固醇便容易鑽進受傷的血管內皮,逐漸累積成斑塊,使血管變窄、變硬。

施奕仲指出,尤其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常是心血管病變的最大推手,久坐少動、外食偏油偏鹹,讓血壓、血糖、血脂逐步升高,形成所謂「三高」;再加上熬夜滑手機、壓力過大、睡眠不足、自律神經長期失調、血管提早老化等,少動、多吃、壓力大,就是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加速找上門的三大元兇。

冠狀動脈就像是爬在心臟表面的一圈「生命管路」,專門供應心臟這顆馬達的營養與氧氣。施奕仲說,它分成左前降支、左迴旋支,以及右冠狀動脈三條主要血管,如果其中任何一條被堵住,就等於心臟三分之一的區域瞬間失去血液供應,這就是急性心肌梗塞。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高風險族群,施奕仲點名,年齡(男性45歲以上,女性55歲或停經後)、代謝症候群、高膽固醇血症,以及久坐不動、長期壓力與失眠或抽菸的不良生活型態。

施奕仲提醒,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在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當血管狹窄只有20至30%時是難以察覺,真正危險的是「不穩定的斑塊」破裂,可能瞬間誘發血栓,把血管完全堵死。少數患者會提早出現運動耐受度下降、胸悶或胸痛等症狀,這些都應視為警訊,及早檢查。而在所有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方法裡,最先要強調的就是飲食與運動,因為在臨床經驗裡,許多人願意花時間吃藥、做檢查,卻最常忽略最簡單、最有力的行動,即良好的飲食習慣、規律運動。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音樂治百病不假! 調查揭天天音樂、唱歌促進長者身心健康

近期感冒勿輕忽! 15歲孩童「抱怨胸口痛」竟已心肌炎進加護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