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子宮內膜癌年輕化「不到40歲已近1成」 異常出血2症狀別鐵齒

發布時間:2025/09/16 11:10:03
更新時間:2025/09/16 11:30:27
FaceBookCopyLine
子宮內膜癌年輕化「不到40歲已近1成」   異常出血2症狀別鐵齒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女性停經後有任何異常出血,一定要有警覺!門診就有一名58歲熟女,個性活潑外向,退休後仍經常參加各類社團活動,卻忽略近月來有陰道異常出血症狀,甚至連續多天出血、全身痛到冒冷汗,依舊堅持出遊,直到同伴發現臉色不對,勸盡快就醫檢查,這才發現竟是子宮內膜癌且出現擴散跡象。醫師提醒,子宮內膜癌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40歲以下占比已接近1成。

子宮內膜癌年輕化「不到40歲已近1成」 異常出血2症狀別鐵齒 16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女性停經後有任何異常出血,一定要有警覺!門診就有一名58歲熟女,個性活潑外向,退休後仍經常參加各類社團活動,卻忽略近月來有陰道異常出血症狀,甚至連續多天出血、全身痛到冒冷汗,依舊堅持出遊,直到同伴發現臉色不對,勸盡快就醫檢查,這才發現竟是子宮內膜癌且出現擴散跡象。醫師提醒,子宮內膜癌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40歲以下占比已接近1成。

收治病人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癌科主任葛裕民表示,該名熟女拖到下腹嚴重疼痛才趕忙就醫,檢查發現已是子宮內膜癌,且出現擴散跡象,擴散到骨盆腔淋巴結、肝臟,確認為第四期,評估後決定手術切除子宮、卵巢,同時搭配化療輔助。

葛裕民指出,子宮內膜癌好發於50至70歲女性,但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據統計,國內有7%發生在40歲以下,至於高風險群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未曾生育、長期接受雌激素治療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等,具有家族性癌症病史如林奇(Lynch)症候群,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子宮內膜癌越早期診斷、存活率越高,根據統計,第一期患者五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晚期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則明顯下降至20至50%不等。

葛裕民提醒,女性一旦停經進入更年期,若仍有出血量過多、天數超長等情形,一定要提高警覺,「千萬不要鐵齒認為沒有大不了」,因為週期太密集或出血量大,都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瘜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常增生或子宮內膜癌造成,只要能早期發現,治癒率都極高。

醫療團隊指出,隨著精準醫療科技進步,可同時針對腫瘤的多種關鍵致病途徑或抵抗機制進行治療,提高療效、延緩抗藥性,即使面對晚期或復發疾病,都可利用基因檢測、病理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等方法,將化療、免疫、抗血管新生、抗體-藥物複合體、PARP抑制等不同抗癌機轉的藥物,一種或結合數種藥物給予適合的患者,患者務必保持抗癌信心。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逆勢!北醫大「學士後護」註冊率百分之百 橄欖球大專冠軍也轉進加護病房

堅信自己是痔瘡!45歲男血便撐半年 大腸癌已塞滿腸道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