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語綺/台北報導
針對2020年底華藝授權中國公司審查,並竄改學術文章的訴訟案,民進黨立委范雲今(20)日召開記者會,協同本案提告的學者代表邱花妹、伍維婷,本案公益律師、圓矩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蔡晴羽,公布歷經4年多官司後結果,將由華藝公司正式公開致歉,給付15萬元,並由學者捐作公益用途。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語綺/台北報導
針對2020年底華藝授權中國公司審查,並竄改學術文章的訴訟案,民進黨立委范雲今(20)日召開記者會,協同本案提告的學者代表邱花妹、伍維婷,本案公益律師、圓矩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蔡晴羽,公布歷經4年多官司後結果,將由華藝公司正式公開致歉,給付15萬元,並由學者捐作公益用途。
「文章變得面目全非、令人哭笑不得。」范雲表示,2020年底此事一經媒體揭露,引發軒然大波,不少學者紛紛查詢自己的文章,發現從標題、摘要、內容甚至作者都被篡改,一律「滅國」;不僅政府單位必須加上引號,國家還必須改為台灣。
范雲舉例,「4個國家」被改成「4個台灣」,「東南亞國家」被改成「東南亞台灣」,作者皮國立,名字「國立」被消失,只剩皮。范雲補充,她也發現以自己有關民主、台灣人認同的2篇論著為例,涉及自由、民主、台灣主體性的文章都因觸碰中國敏感神經,自動被消失。
范雲指出,華藝當時回應的聲明沒有認錯,僅聲稱讓中國廠商改學者文章,是為了「增進內容被檢索」、「中國大陸市場有其特殊性」、「都是採取『全文原樣』呈現,被竄改的只是對內容描述的『詮釋權』」,忽視紅色審查對學者權益及台灣主權的侵害。這導致包含台灣社會學刊在內的國內一流期刊,停止跟華藝合作至今。
「當時受影響的學者眾多,若個別自力向華藝尋求救濟,不僅成本過高,更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非常困難。」范雲解釋,因此經過意願徵詢,她協助黃淑玲、伍維婷、邱花妹、林益仁等4名學者共3篇文章,共同向華藝提出訴訟。
共同原告代表、世新大學性別所副教授伍維婷說,這樣的紅色審查與篡改讓論文貽笑國際,更侵害台灣的學術自由。共同原告代表、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邱花妹說,「華藝是台灣重要的學術平台,有責任維護學術內容正確性,卻為了進入中國市場輕易放棄最基本的原則,有必要向讀者道歉。」
邱花妹也提到,此外,學者研究多受到國家計畫補助、使用納稅人辛苦錢,不僅是學者個人智慧財產,也是社會公共資產,華藝既然靠此營利,就必須負起更大社會責任。她提醒,極權世界的民主自由人權遭到限制,知識生產與學術自由也難以保障,華藝既然在民主台灣創辦和茁壯,就該和知識社群一起守護能自由生產、傳播知識的民主台灣。
經過長達4年多時間,官司終於在近期以和解結束。范雲指出,華藝已公開發布道歉聲明,向3篇文章作者及所有受影響學者正式致歉,而此一結果提醒華藝和各界,紅色審查、侵害學者權益、矮化台灣主權的行徑無法被接受,已被法院正式遏止。
「這場訴訟的意義,不僅止於個案的和解,也清楚向所有研究者、學術出版機構與數位資料庫平台傳達了重要警示。」蔡晴羽強調,將學術內容輸出至中國時,應正視其可能面臨的政治與言論審查風險,每一次授權,都可能涉及對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的潛在退讓,應更審慎評估與中國市場合作模式,以確保學術成果在傳播過程中能完整保有原創性與學術自由,不受任何外部的干預。
此外,華藝給付的15萬元,也以4名原告學者名義,向原告所指定受影響文章涉及的婦女團體、原民團體、環保團體及主權倡議團體捐款,包含代表出席的婦女救援基金會等。范雲非常感謝4位學者,雖然是自身著作權益被侵害,卻願意將應得補償用作公益,捐助給為深化台灣國家主體和多元民主的團體繼續努力。
照片來源:范雲辦公室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蔣萬安提童子賢組閣引3方隔空駁火 卓榮泰:首都市長言行經常脫離市政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