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皮膚上長出小小腫塊,可能帶來大麻煩。門診就有一名43歲女性,在右腹股溝處凸出一顆吊鐘狀的小腫塊,原先不以為意,沒想到後來卻因為不斷摩擦,導致皮膚破損,進而傷口發炎,腫痛不已,就醫才知道是「贅生皮」,治療後才痊癒。醫師提醒,贅生皮雖多半不會疼痛或搔癢,但有時會因發生部位因素,可能扭轉造成局部缺血,感染甚至壞死的情況,仍要小心。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皮膚上長出小小腫塊,可能帶來大麻煩。門診就有一名43歲女性,在右腹股溝處凸出一顆吊鐘狀的小腫塊,原先不以為意,沒想到後來卻因為不斷摩擦,導致皮膚破損,進而傷口發炎,腫痛不已,就醫才知道是「贅生皮」,治療後才痊癒。醫師提醒,贅生皮雖多半不會疼痛或搔癢,但有時會因發生部位因素,可能扭轉造成局部缺血,感染甚至壞死的情況,仍要小心。
什麼是贅生皮?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黃季怡表示,贅生皮(Skin Tags)是一種常見的良性皮膚增生。由真皮層的纖維組織過度增生而形成,內含微細血管,通常是小小的懸掛皮膚組織。
黃季怡說,贅生皮外觀雖不美觀,但多半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一般來說不會引起疼痛或搔癢,也沒有傳染性。常見於身體上皺褶處,如:眼皮、頸部、腋下、腹股溝等。
不過,一旦發生紅腫疼痛就要當心!黃季怡指出,贅生皮有時因發生部位容易摩擦、擠壓,導致皮膚破損,或者扭轉造成局部缺血,而出現紅腫、感染甚至壞死的情況。
黃季怡說,贅生皮具體成因尚未完全明確,但目前大多認為與年齡、體重有關,尤其,中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贅生皮出現的機會增多;體重增加會使皮膚摺痕和摩擦部位增加,提高這些部位出現贅生皮的機會;懷孕的婦女也可能因荷爾蒙影響而使得贅生皮發生的可能性上升。
治療贅生皮,黃季怡提到,常見的方式有局部藥物治療、冷凍療法、雷射治療、電燒灼治療、手術切除等,一般門診治療即可處理。有贅生皮者,對於贅生皮位置可多加注意,避免穿著過緊的衣物,或配戴飾品,降低摩擦的機會;保持乾燥清潔,降低發炎感染的可能;當贅生皮引起不適或是有明顯變化時應儘早就醫檢查。
千萬不要自行掐除或局部使用藥物想去除贅生皮,醫師強調,這樣反而有可能造成傷口發炎感染。如果贅生皮有出現紅腫疼痛時,建議積極治療,以免引起併發症或留下疤痕。且皮膚上的凸起物、腫塊有時長得相似卻是不同疾病,因此發現身上有凸起物、腫塊時,最好還是就醫檢查,確認病因。
照片來源:書田診所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人最常見「淋巴瘤」 健保8月擴大給付藥物、最多省400萬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