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NOW健康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今年適逢我國《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立法30周年,衛生福利部於8月8日至10日舉辦特展將兒少性剝削防制工作的發展歷程,做系統性的整理與介紹。開幕式以30周年影片揭開序幕,回顧我國兒少性剝削防制從社會倡議、草擬專法、發展被害人服務到翻轉價值信念等推動關鍵歷程。
兒少性影像犯罪樣態占大宗高達8成6 增訂罪刑以嚴懲並阻攔再傳播
衛生福利部呂建德次長並親自頒獎表揚兒少性剝削防制有功人士,包括高李麗珍、梁望惠、林永頌、廖碧英、王清峰、湯靜蓮、黃怡君、沈美真、紀惠容、伊慶春、廖美蓮、李麗芬、王玥好、杜瑛秋、陳逸玲等15位在民間、學界或公部門著力甚深的先鋒,給予得獎者最高榮譽與肯定。
現場除了展示我國30年來兒少性剝削防制工作變革歷程與史料外,並有兒少服務機構、團體設置互動式攤位,此外也精選3部兒少性剝削議題的得獎影片,共有5場電影欣賞與映後座談,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在舊法(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時期,每年通報案件數約為300件至500件,兒少被害型態以對價性交、坐檯陪酒為主,106年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修正施行後, 新增的兒少性影像犯罪樣態成為大宗,113年全國計有3,582件兒少 2 性剝削通報案件,其中涉及拍攝、散布兒少性影像即占8成6。
因應犯罪手法不斷翻新,衛生福利部於112年及113年進行2次修法,除了加重刑責、增訂罪刑以嚴懲兒少性影像犯罪,並成立性影像處理中 心,單一窗口受理申訴案件,加速性影像移除下架,此外也運用公私協力辦理兒少性影像轉碼比對移除計畫,透過與國際性影像資料庫之比對,預防性阻攔兒少性影像再度被上傳。
兒少性創傷常在成年後出現身心症狀 全國13處中心提供復原諮商輔導
衛生福利部表示,我國雖然訂有責任通報制度,所有兒少性剝削被害人依法會被通報到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接受相關服務,但性創傷是深層且長久的,許多被害人通常是到服務結束或是成年之後才開始出現身心症狀,進而影響日常生活。因此,衛生福利部補助民間團體及心理諮商所成立性創傷復原中心,提供性創傷復原與諮商輔導等服務,目前全國已有13處,期望能陪伴有需求的被害人走過人生低谷。
衛生福利部表示,3天的紀念特展,除了有十面巨型展版帶領民眾穿越30年歷史之廊外,為了彰顯我國兒少性剝削防制工作是公私協力推動的成果,並特別邀請台灣展翅協會、勵馨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善牧基金會、桃園市助人協會、性影像處理中心、教育部、高雄市瑞平中學、新北市豐珠中學、衛生福利部雲林教養院於現場設置各單位服務成果展示與互動式遊戲,讓社會大眾更加認識被害人服務網絡。
展期自8月8日下午1點起至8月10日下午6點假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二段13號)辦理。展覽期間 另規劃5場與兒少性剝削議題相關之電影放映及映後座談,均為免費參加,歡迎民眾共襄盛舉。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上路 TPMS首度引進FACT國際認證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