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低頭族注意!特定姿勢後「手麻」 恐是頸椎退化與神經受壓前兆

發布時間:2025/11/21 11:24:51
更新時間:2025/11/21 11:47:36
FaceBookCopyLine
低頭族注意!特定姿勢後「手麻」   恐是頸椎退化與神經受壓前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特定姿勢後的「手麻」,可能是頸椎退化與神經受壓的前兆!上班工作還是下班休息,現代人長時間離不開3C產品,幾乎無時無刻不在低頭,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陳顥文提醒,長期固定低頭姿勢之後,容易感到肩頸痠痛,實際上這就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尤其手麻與上肢無力多見於神經根受壓;走路不穩、扣扣子困難等則可能是頸髓受壓,應及早就醫評估。

低頭族注意!特定姿勢後「手麻」 恐是頸椎退化與神經受壓前兆 11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特定姿勢後的「手麻」,可能是頸椎退化與神經受壓的前兆!上班工作還是下班休息,現代人長時間離不開3C產品,幾乎無時無刻不在低頭,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陳顥文提醒,長期固定低頭姿勢之後,容易感到肩頸痠痛,實際上這就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尤其手麻與上肢無力多見於神經根受壓;走路不穩、扣扣子困難等則可能是頸髓受壓,應及早就醫評估。

陳顥文指出,長時間低頭與頸肩痠痛、頭前傾姿勢及部分頸椎的退化性變化很有關聯;對原本椎管較狹窄或已有退化改變的人,更可能誘發神經壓迫症狀,形成俗稱「烏龜頸」或「犀牛背」的外觀變化,屬於「頭前傾姿勢」與「上位交叉症候群」的表現。

特別要注意的是,醫師警告,少數嚴重頸髓受壓患者可能出現手部精細動作變差、步態不穩等神經症狀;若合併明顯大小便功能改變,屬緊急就醫警訊。

為預防頸椎問題惡化,陳顥文建議,民眾可利用兩個簡單且安全的自我訓練,不論在家、辦公室或搭車都能做:

第一招是「夾肩胛」:
夾肩胛不是聳肩,要想像背後兩塊肩胛骨往中間靠攏,肩膀後縮夾緊,胸口自然打開,脖子也會變得挺直,可搭配呼吸吐納。每次維持5–10秒,重複10次。

第二招是「下巴內收」:
在肩膀後縮的基礎上,保持目視前方,將下巴輕輕往喉結方向收,想像「後腦勺往後長高」,不要抬頭或仰頭。每次維持5–10秒,重複10次。若要增加活動度,可在中立位下做緩慢左右轉、前後點頭與側彎,各10次;避免在過度仰頭時左右擺動,以免增加小面關節或椎間孔壓力。

陳顥文強調,上述動作看似簡單,卻是維持頸椎穩定、預防惡化的關鍵。同時,低頭族應養成每30分鐘起身活動一次的習慣,即使只是轉轉頭、伸伸手臂,也能讓頸椎「喘口氣」。生活細節也很重要,使用電腦時,螢幕高度應與眼睛同高、鍵盤滑鼠置於手肘約90度的位置,避免頭部前傾;睡眠時枕頭高度以能支撐頸部、維持自然曲線為原則——仰睡時讓下巴與鼻尖大致呈水平,側睡時以肩寬補足高度,使頭頸維持中立、不向一側傾倒。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220萬人注意了! 衛福部開放「終身一次免費篩檢」來了

鐵了心消滅600「直美」醫師! 石崇良重批:別以為剛畢業就能獨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