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紅斑性狼瘡常見於年輕女性,尤其冬天更容易出現手腳冰冷、臉頰泛紅的情形,若一再誤認為只是天氣冷或氣血循環不佳,可能忽略背後病程變化。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中醫師提醒,冬季是紅斑性狼瘡容易波動的季節,因氣溫驟降會使表皮微血管收縮,造成末梢循環不良,不僅手腳容易腫脹、冰冷,甚至出現類似凍瘡的紅斑。而若在此時冬令進補,食用如麻油雞、薑母鴨、當歸鴨等溫燥食物,反而可能刺激體內熱象,讓原本穩定的情況再度惡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紅斑性狼瘡常見於年輕女性,尤其冬天更容易出現手腳冰冷、臉頰泛紅的情形,若一再誤認為只是天氣冷或氣血循環不佳,可能忽略背後病程變化。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中醫師提醒,冬季是紅斑性狼瘡容易波動的季節,因氣溫驟降會使表皮微血管收縮,造成末梢循環不良,不僅手腳容易腫脹、冰冷,甚至出現類似凍瘡的紅斑。而若在此時冬令進補,食用如麻油雞、薑母鴨、當歸鴨等溫燥食物,反而可能刺激體內熱象,讓原本穩定的情況再度惡化。
手腳冰冷不一定只是天氣冷 需留意自體免疫徵兆
賴睿昕中醫師分享,臨床上曾有位三十多歲女性,冬季感到四肢冰冷、疲憊感明顯,觀察到她指尖發紫、關節僵硬,原以為只是循環問題,後檢查才確診為紅斑性狼瘡。因此賴睿昕中醫師提醒,若手腳冰冷伴隨關節疼痛、口腔潰瘍、不明原因發燒或臉部紅斑等,就要提高警覺,不一定只是末梢循環不佳。
中醫觀點:體質差異會影響季節表現
中醫典籍中,紅斑性狼瘡症候類似「陰陽毒」、「溫毒發斑」與「蝴蝶丹」。急性期常屬火熱偏盛,慢性期則以肝腎陰虛為主;冬季寒氣入體,熱毒易變寒而造成氣血運行卡滯。血滯氣阻者可考慮血府逐瘀類方以理氣化瘀;脾腎陽虛型可用腎氣丸補益腎氣。不過補益類藥物多偏溫燥,仍應由醫師依體質調整,避免自行大量進補。
芳香精油做為輔助照護 有助循環與情緒放鬆
除了中藥調理之外,精油芳療也能成為輔助方式。賴睿昕中醫師指出,冬季照護重點在於促進循環、穩定免疫與舒緩壓力。建議可使用以下幾種精油:
- 薰衣草:協助情緒安穩
- 甜馬鬱蘭:幫助末梢循環
- 乳香:有助乾燥肌膚舒緩
建議各 1 滴搭配 10ml 荷荷芭油或甜杏仁油,於傍晚 5–7 點腎經循行時間,按摩至腰部第二腰椎下、脊椎旁開兩指寬處的腎俞穴位置。
留意冬季生活細節 也能減少刺激
紅斑性狼瘡患者外出時也要避免冷風直接吹皮膚,穿著以「洋蔥式」分層穿法最好;洗澡水溫不宜太高;飲食減少刺激或光敏食物,如麻辣鍋、當歸鴨、芹菜、香菜、九層塔等。
若非急性期、寒象明顯,可食用玉竹生地雞湯(玉竹4錢、生地3錢、雞腿一隻,以水800c.c.、小火煮20分鐘)能滋陰養護且較不燥熱。
身心雙向調整下 持續照護才能維持免疫穩定
紅斑性狼瘡不是絕症,但需要長期、細緻照護。賴睿昕中醫師提醒,中藥調理與精油護理都不是替代治療,而是冬季支持身心狀態的輔助方式,在穩定身心的前提下,才能讓免疫運作更平衡,平安度過冬季。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7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