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9日電)住在屏東的邱姓男子同時照顧腦麻女兒和失智母親長達15年,身心俱疲,差點中風。長照資源的介入,不僅讓他重拾自己的生活,更有餘裕開始思考如何助社區其他照顧者。
現年65歲的邱姓男子,妻子是須長期輪班及外出的社工,他一肩扛起家務,照顧罹患腦性麻痺與重度智能障礙的女兒,以及近年失智且視力退化的高齡母親。長達15年的雙重照顧,讓他身心俱疲,甚至一度出現疑似中風警訊。
幸有家照專員及時介入,讓他從崩潰邊緣轉身,不再孤軍奮戰。後來他替母親申請了長照2.0的日照與喘息服務,也安排女兒參與啟智協會方案與交通接送,靈活串聯制度與社區資源。
長照資源的介入,不僅緩解邱姓男子的照顧壓力,更重建家庭的運作節奏。他開始積極參與照顧者支持團體與學習課程,考取廚師證照,甚至開始構思成立「庇護農園」,盼以農作與料理,陪伴更多身障者踏上自立之路。
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副司長吳希文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目前全國有近190處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含共融據點),並有近300名家照專業人員提供服務,將持續整合、布建失能與失智老人、身心障礙者、精神障礙的家庭照顧者支持資源。今年更啟動「互助喘息」服務試辦計畫,盼支持長照家庭。
為鼓勵在照顧歷程中展現創意與韌性的家庭照顧者,衛福部以「增強照顧韌力,家照據點挺你」為主題舉辦「聰明照顧者」徵求活動,由地方政府推薦、專家遴選出3名優選及6名佳作得主。
長照司指出,此次參與的照顧者年齡從25至79歲,照顧年資從8至41年,有老老照顧、手足照顧等類型,更有原漢文化議題,展現照顧議題的多元,反映專業人員面臨的挑戰,更看見照顧工作不只是需要愛與責任,更需要自我覺察及專業支持。
邱姓男子就是今年的第一名。長照司表示,這些照顧者承擔照顧壓力,但透過家照據點專業人員的情緒支持、資源媒合及引導下,逐步重建生活與信心,體現據點陪伴照顧者走過困難、共創照顧韌力的核心價值,也讓家照專業人員的努力被看見與肯定。(編輯:管中維)114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