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明明時序已經進入冬季,腸病毒卻才要開始流行,這是怎麼了?疾管署今(18)日公布,上週國內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上升近4%,且突破流行閾值(1萬1000人次),正式進入流行期。疾管署分析,主因是流行的病毒型別在轉換,過去一個月來,由感染新生兒為主、症狀不明顯的伊科病毒11型,轉為專找小小孩的克沙奇A16型、A6型、A5型,易出現手足口病症狀。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明明時序已經進入冬季,腸病毒卻才要開始流行,這是怎麼了?疾管署今(18)日公布,上週國內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上升近4%,且突破流行閾值(1萬1000人次),正式進入流行期。疾管署分析,主因是流行的病毒型別在轉換,過去一個月來,由感染新生兒為主、症狀不明顯的伊科病毒11型,轉為專找小小孩的克沙奇A16型、A6型、A5型,易出現手足口病症狀。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上週(11月9日至11月15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達1萬1223人次,較前一週的1萬806人次,上升3.9%,且突破流行閾值,研判正式進入流行期。
入冬才爆腸病毒流行,雖少見但並不是特例。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過去幾年,國內也有過入冬後才進入流行期的經驗,包括2016年、2018年以及2024年,均是冬季才進入腸病毒流行期。
曾淑慧說,背後因素,主要受到過去一個月來,社區內流行的主流病毒在轉換的關係,從先前主要流行伊科病毒11型,轉向克沙奇A16型、A6型、A5型,差別在於,伊科病毒11型以感染新生兒為主,大小孩雖也會感染,但普遍症狀不明顯,因此,個案數就較常被忽略。克沙奇病毒則主要感染幼兒,且易出現有手足口症、咽唊炎等症狀。且國人出國旅遊頻繁,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曾淑慧表示,疾管署預估,未來數週腸病毒疫情仍會呈現上升趨勢,這一波疫情要到放寒假之後,學校不上課,減少接觸傳播機會,約1月中、1月底才會開始下降。
疾管署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克沙奇A5型 。今年累計19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9例死亡),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17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各1例),為近6年同期最高。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腸病毒進流行期!伊科11型好凶 1月大女嬰「喝不下奶」送醫隔天亡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