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CTWANT
曾主導孟加拉長達15年的強勢領袖、前總理哈西娜(Sheikh Hasina),如今在該國的國際刑事法庭(International Crimes Tribunal,ICT)遭裁定犯下危害人類罪,並被宣判死刑。她被控在2024年的學生主導抗議中,默許安全部隊動用致命武力,導致1,400人死亡。
據《BBC》報導,2024年孟加拉公職配額改革運動(2024 Bangladesh quota reform movement,又稱7月革命)本因不滿政府公職配額制度而起,但很快從學生運動擴散成全面的反政府革命。面對數十萬人的怒火,哈西娜的政權陷入崩解,最終她在同年7月被迫逃往印度。自流亡後,她再未回到國內,此次審判也以缺席方式進行。
ICT歷時數月的調查與審理,最終裁定哈西娜3項罪名成立,包括:煽動、下令殺戮及在動亂期間未能阻止大規模的暴力行動。主審法官莫桑德(Golam Mortuza Mozumder)宣讀判決時表示:「我們決定只給予一項刑罰,那就是死刑。」
對於受害者家庭而言,此判決意味著一段冗長等待的終結。部分家屬曾向媒體表示,他們期盼能看到「示範性懲罰」,希望死刑得以執行。然而,這個願望很可能落空。雖然孟加拉已正式向印度提出引渡要求,但新德里毫無配合意願。
哈西娜在流亡地透過聲明強烈反駁所有指控,稱審判「帶有政治動機」,並指責臨時政府企圖摧毀她的政黨「孟加拉國人民聯盟」(Awami League)。該黨已於今年5月被臨時政府禁止運作。她警告,若人民聯盟被禁止參選2026年的國會大選,將有數百萬民眾杯葛投票。
上週,哈西娜的律師團隊表示已緊急向聯合國提出申訴,質疑ICT的審理是否符合公平審判與正當程序。她稱自己曾「多次挑戰」臨時政府,要求將案件提交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審理。
然而,針對哈西娜的指控並非空穴來風。今年稍早,《BBC Eye》便驗證1段外流錄音,內容顯示她可能在2024年動亂高峰時親自批准使用「致命武器」。這段錄音也成為法庭的重要證據之一。
儘管此判決為部分受害者家庭帶來某種程度的平反,但對緩解國內政治分裂效果有限。人權活動家胡克(Shireen Huq)指出,人民對哈西娜及人民聯盟的不滿並未消退,「他們從未為那些被殺害的人道歉,或展現任何悔意。」對於許多終身殘疾的受害者來說,這場審判並非代表哈西娜的罪行已一筆勾消。
外界也憂心,這項判決反而可能讓人民聯盟更難重新融入正常政治。在觀察者伯格曼(David Bergman)看來,除非該黨願意與哈西娜及舊黨羽保持距離,甚至公開道歉,否則政治分裂將持續惡化。
如今,雖然孟加拉已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Muhammad Yunus)領導的臨時政府掌政,且2026年選舉即將到來,但哈西娜的死刑判決、人民聯盟的存續問題,以及「7月革命」帶來的深層傷痕,都讓這個國家在未來數年內仍將面臨動盪與不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