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孩子調皮長大就好?研究揭:家庭結構影響ADHD發展 隔代教養風險高

發布時間:2025/11/17 11:54:18
更新時間:2025/11/17 11:57:04
FaceBookCopyLine
孩子調皮長大就好?研究揭:家庭結構影響ADHD發展 隔代教養風險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孩子只是太調皮?等長大懂事就會比較好嗎?」其實沒那麼簡單!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神經科江國樑醫師指出,孩子的情緒與行為表現,與家庭結構的穩定性密切相關。穩定、和諧、功能良好的家庭,能讓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的神經發展更平衡;相對地,若家庭互動薄弱或照顧斷層,則可能增加心理與行為挑戰。江國樑醫師率領團隊分析近八萬名ADHD兒童健保大數據,並將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期刊《Children》,揭示「家庭結構」與「父母年齡」在兒童發展中的關鍵影響。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孩子只是太調皮?等長大懂事就會比較好嗎?」其實沒那麼簡單!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神經科江國樑醫師指出,孩子的情緒與行為表現,與家庭結構的穩定性密切相關。穩定、和諧、功能良好的家庭,能讓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的神經發展更平衡;相對地,若家庭互動薄弱或照顧斷層,則可能增加心理與行為挑戰。江國樑醫師率領團隊分析近八萬名ADHD兒童健保大數據,並將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期刊《Children》,揭示「家庭結構」與「父母年齡」在兒童發展中的關鍵影響。



隔代教養若缺乏親子互動 孩子出現精神疾病機率較高



團隊將「隔代教養」定義為祖父母支付保費、且子女未與父母同住。研究結果顯示,這類孩子後續出現精神疾病的機率高於一般兒童。其中,人格障礙風險最高,高出9.23倍;躁鬱症約2.9倍、適應障礙則約2.2倍。江國樑醫師指出,雖然隔代教養能提供家庭支持,但若缺乏親子互動或教育觀念落差過大,孩子容易承受更高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情緒與人格發展。





雙親年齡兩端化 孩子出現躁鬱或自閉症機率也較高



若父親20歲以下者,其子女躁鬱症的發生機率為一般族群的3.58倍;母親20歲以下者,則約2倍。江國樑醫師說,年輕父母面臨經濟壓力、教養經驗不足及社會支持有限等問題,可能使孩子更容易出現情緒不穩與行為偏差問題。



而研究也指出,高齡母親(35歲以上)子女自閉症發生機率約高出1.5倍,語言發展遲緩比例也較高;高齡父親的子女同樣有自閉與語言遲緩傾向。江國樑醫師表示,這可能與年齡帶來的基因變化或遺傳風險有關,提醒社會應關注「父母年齡兩端化」對孩子神經發展的影響。



ADHD孩子不是愛搗蛋 家庭支持才能幫助孩子穩定成長



江國樑醫師強調,ADHD孩童不是故意搗蛋,而是需要被理解與支持神經發展狀況,家長與教育者要正視家庭支持的重要性,若發現孩子情緒起伏明顯或行為失序,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江國樑醫師呼籲,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的起點。唯有醫療、教育與社會共同合作,才能真正幫助ADHD孩子穩定成長,減少心理與行為風險。


【延伸閱讀】

家長必看!魚油對治療ADHD有效嗎? 醫師揭真相

別只靠藥物!營養師:每天三餐補對營養 ADHD症狀大幅改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7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