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有些人照鏡子時,發現身形變得有點豐腴,可能會懷疑自己「不是胖,只是水腫」,也常有人說「水腫是因為水喝太多」。對此,敏盛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醫師指出,要看是「脂肪型肥胖」還是「水腫型肥胖」,可以看脂肪偏緊實還是摸起來軟軟的來判斷;且水腫的真正原因並非喝太多水,而是「循環與代謝功能變差」所導致,他也針對這兩點向民眾一一深入說明。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有些人照鏡子時,發現身形變得有點豐腴,可能會懷疑自己「不是胖,只是水腫」,也常有人說「水腫是因為水喝太多」。對此,敏盛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醫師指出,要看是「脂肪型肥胖」還是「水腫型肥胖」,可以看脂肪偏緊實還是摸起來軟軟的來判斷;且水腫的真正原因並非喝太多水,而是「循環與代謝功能變差」所導致,他也針對這兩點向民眾一一深入說明。
水腫不是體內水分多!醫:關鍵在循環與代謝
陳榮堅醫師表示,許多人對「水腫」的認知有迷思,以為是自己喝太多水導致,想靠吃利尿劑把水分排出,甚至坊間有些減肥藥的成分就含有利尿劑,都是不健康的減重方式。水腫並非體內水分過多,而是因為身體循環不良、代謝效率下降,造成循環變差、進而產生水腫的常見因素包括脂肪過多、缺乏運動及飲食鈉含量過高。
那麼,如何分辨自己是「肥胖」還是「水腫」呢?陳榮堅醫師說,前者的脂肪非常紮實;後者因為脂肪含水分較多,摸起來相對鬆軟、有「拋拋」感,改善水腫後,體型往往會明顯有變化。此外,也能透過以下簡易方法初步判斷是否有水腫現象:
- 利用 InBody 等設備測量身體組成分析。
- 用手指按壓皮膚,觀察回彈時間,若回彈慢,水腫情況可能較嚴重。
- 比較早晚體型差異,容易水腫的人,到晚上較容易感覺腿浮腫。
水腫可改善?聽到運動就搖頭?醫師教你這樣「簡單動」就行!
不論是脂肪型還是水腫型肥胖,改善循環都相當重要。陳榮堅醫師強調,促進循環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增加肌肉量」,肌肉內有豐富的微血管,肌肉量增加,有助改善代謝狀況;反之,若肌肉量太少,連基本活動都容易感覺吃力,代謝自然越來越差。
許多人聽到「運動」就退卻,但陳榮堅醫師提醒,促進循環不一定要進行高強度訓練,最基本只要讓自己微微出汗即可,例如快走、搭電梯改成走樓梯、或久坐時起身活動筋骨。若想更有效提升代謝,可加入阻抗運動,例如棒式、深蹲、伏地挺身、舉啞鈴等,以增加肌肉量。每天做三五下,也比一星期做一次二十下來得好,重點是規律、不受傷、能持之以恆。此外,良好的飲食、充足睡眠及減少壓力也是改善肥胖和水腫的重要因素。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7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