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饒婉馨報導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11月9日在官網公告,市售雞蛋檢出農藥殘留,目前已緊急下架回收停售。消息曝光後,許多民眾表示,傳統市場的散裝雞蛋,是否無法辨別。然而,資深菜販廖炯程發文分享一個冷知識,能秒查雞蛋的生產履歷。

衛福部食藥署公告,市售雞蛋檢出農藥殘留「芬普尼(Fipronil)」,有約15萬顆萬顆流入多個縣市超市通路,目前衛生局已緊急下架回收停售。許多民眾得知後十分擔憂,若是傳統市場的散裝雞蛋,就沒辦法分辨了。有一位自稱「少婦救星」的菜販廖炯程在臉書PO文寫下「像我們市場的雞蛋,其實每一籃外側邊邊,都有貼上『雞蛋溯源標籤』,上面有QRcode、牧場編號、產地與保存日期,只要掃一下,就能看到這籃蛋是哪個牧場出來的、檢驗狀況、甚至批號日期」。

他直言,「這是政府推的溯源系統,平常沒人注意,但關鍵時刻就派上用場」。不少網友看了以後,留言表示「感謝陳吉仲讓雞蛋有溯源標籤!」、「感謝前農業部部長」、「這真的是冷知識耶」、「謝謝分享~」。民視記者特別親自實測菜販教的方法,拿手機掃圖片籃子側邊的QRcode,就會看到農業部的國產雞蛋溯源平台,上面詳細列出了編號、經營者、產地、生產者姓名以及飼養資訊、規模。同時,還有其他網友提出其他狀況「如果沒有這張貼紙的是不是就算是來歷不明的?」、「若客人挑一挑放到其他籃子,就沒辦法追溯了」、「但是事後應找不回那籃原本的溯源標籤…怎突然覺得應該全部的蛋都要上標比較安全」。對此,廖炯程則回覆「如果沒有貼紙,可能就要問老闆了。如果每顆蛋都上標籤,這樣成本應該會再高一點」。有一位網友提出一個關鍵問題「檢驗不合格的蛋,為什麼能上架?」,廖炯程也說明「一般都是通路抽驗,再一路回追」,讓這名網友驚訝表示「這樣也太刺激,商品要檢驗合格才販售,雞蛋卻是反著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