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影響終身姿勢、平衡感! 醫:兒童足部發育錯過不可逆,不及早治療未來恐變O型腿

發布時間:2025/11/05 16:41:05
更新時間:2025/11/05 16:54:06
FaceBookCopyLine
影響終身姿勢、平衡感! 醫:兒童足部發育錯過不可逆,不及早治療未來恐變O型腿

圖、文/潮健康

兒童足部健康直接影響其終身的姿勢、平衡與運動能力,若足部發育不良,易導致關節骨骼問題。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骨骼關節復健科主任李思慧醫師提醒,足部發育具有不可逆性,家長應早期觀察並評估,尤其是足弓發育遲緩或姿勢異常。遺傳及缺乏運動皆影響足弓狀態,現代兒少戶外活動不足,增加暫時性扁平足風險。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舉辦《2025國際足鞋學術研討會》,邀集台日專家分享兒童足部健康知識與鞋款選擇,呼籲家長及早重視並參與活動。

兒童足部健康直接影響其終身的姿勢、平衡與運動能力,若足部發育不良,易導致關節骨骼問題。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骨骼關節復健科主任李思慧醫師提醒,足部發育具有不可逆性,家長應早期觀察並評估,尤其是足弓發育遲緩或姿勢異常。遺傳及缺乏運動皆影響足弓狀態,現代兒少戶外活動不足,增加暫時性扁平足風險。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舉辦《2025國際足鞋學術研討會》,邀集台日專家分享兒童足部健康知識與鞋款選擇,呼籲家長及早重視並參與活動。

 

足部健康影響孩子終身發展  成年後姿勢、平衡與運動能力

足壓、足弓等足部健康狀態,影響全身骨骼與肌肉排列,家長應及早注意兒童足部發育。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骨骼關節復健科主任李思慧醫師接受《未來醫》訪問指出,足部健康影響孩子終身發展,不僅關連行走能力,更與成年後的姿勢、平衡及運動能力相關,務必把握兒童骨骼尚未定型前及早矯正,定型後可透過復健、訓練與鞋具減少足部異常與病變

 

李思慧醫師說明,人體肌肉附著於骨骼,若足部發育不良,將同時影響骨骼與肌肉的成長,進而改變動作模式。如常見的扁平足問題易導致足底接觸地面時反作用力改變,使脛骨朝內旋方向發展,容易產生O型腿或下肢力線不正確,增加未來發生其他關節骨骼問題的風險

 

兒童足部發育「不可逆」 姿勢異常易跌倒及早評估

李思慧醫師提醒,兒童足部發育最大的挑戰是生長板癒合之後就變「不可逆」,家長務必從小就觀察孩子足部的變化,如果孩子接近10至12歲足弓仍未發育,可能屬於較嚴重的扁平足潛在風險,或是孩子出現走路姿勢異常、足弓塌陷或容易跌倒,皆可盡早就醫評估。

 

另外,兒童足部軟骨比例較高且步態尚未定型,在挑選鞋具上需要重視功能性與個人需求,建議家長充實相關知識,也可在購鞋後回診與醫師討論合腳及支撐性是否符合孩子狀況。

 

遺傳影響足弓狀態  兒少缺乏戶外活動不利足底肌群張力

根據《2025足健康趨勢摘要》大數據分析顯示,學生時期就發生足跟痛(17-18%)、足弓塌陷和扁平足(0-15%)的國人並不在少數。李思慧醫師指出,遺傳是影響足弓型態的主要因素之一。若父母本身為扁平足,孩子發生扁平足機率明顯提高。如果家長足弓角度正常,而孩子卻有足弓塌陷或走路外翻,則要考慮運動量不足、肌力發展遲緩相關問題。

 

李思慧醫師表示,現代兒少久坐、缺乏戶外活動的比例極高,容易使下肢與足底肌群張力降低,導致足弓支撐力不夠而出現暫時性扁平足。雖然年齡增長與肌肉發展成熟,足弓有機會逐漸發育,但若孩子長期不愛活動、容易疲倦或姿勢異常,就要警覺是否有足部發育問題,最好在早期介入肌力訓練、足墊輔助、運動治療與姿勢調整等幫助足弓矯正

 

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將於11月16日舉辦《2025國際足鞋學術研討會》,推動兒童足部健康。此次活動邀請日本兒童足部專家阿部薰教授及FHA首席研究員原田繁等國際學者講授,分享日本五十年來兒童足部健康推廣經驗,並提供鞋款設計與選擇指引。會議主題涵蓋兒童足部結構、成長歷程、扁平足、足底筋膜炎等常見異常及防治方法,協助家長早期辨識發育問題。臺大醫院、長庚醫院及台北榮總三大醫學中心足科團隊共同參與。主辦單位鼓勵有2歲至國中學齡子女的家長積極參與。

 

幫助家長掌握足部健康知識  北榮舉辦2025國際足鞋學術研討會

為推動兒童足部健康意識,北榮復健醫學部舉辦《2025國際足鞋學術研討會》,邀集日本兒童足部功能成長專家阿部薰教授等學者蒞台演講。李思慧醫師表示,日本兒童足部健康觀念領先台灣近50年,除了專業研討會之外,更有面向一般民眾的市民講座,往往座無虛席,幫助家長建立正確知識。台灣若能借鑑其推廣經驗,將有效提升兒童足部健康意識與早期防治成果。

 

李思慧醫師說明,今年度研討會集結三大醫學中心臺大醫院、長庚醫院與台北榮總足部專家分享真實經驗,聚焦議題包括足部發展與疾病,由專家分析兒童足部結構、成長歷程與常見足部異常,以及扁平足、足底筋膜炎最新預防及矯正策略,同時也會教導如何辨識足弓發育遲緩、O型腿或X型腿等外觀型態,了解何者屬於正常發育、何者需介入治療。只要孩子目前仍在生長板未閉合階段的2、3歲到國中之間的家長都建議參加。

 

另外,會中更請到日本 FHA 首席研究員原田繁先生,分享童鞋設計與選擇的關鍵原則,教導家長如何依照足型挑選適合鞋款。《2025國際足鞋學術研討會》將於11/16日於榮總展開,歡迎民眾及專業人士及早報名可享早鳥優惠:2025 國際足鞋學術研討會報名連結

 

 

原文連結:

影響終身姿勢、平衡與行動力,兒童足部發育錯過不可逆:《2025國際足鞋學術研討會》集結台日專家推動兒童足育意識

 

 

延伸閱讀:

出現「運動傷害」的根本原因? 醫詳解:沒暖身、一鞋到底都是大地雷

有足底筋膜炎、扁平足該換鞋墊嗎? 復健科醫解答:「3狀況」要考慮量身訂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