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許多人天天早晚刷牙、再用漱口水清新口氣,自認護牙無懈可擊,但有英國牙醫專家指出,即使是最勤勞的刷牙族,也可能因為錯誤方式而讓努力白費。
根據外媒《BBC》報導,英國伯明罕大學牙醫學院夏爾瑪博士(Dr Praveen Sharma)表示,英國約有一半成年人一生中會罹患牙周病,最早的警訊就是「牙齦出血」。對此,他指出,「如果牙齦出血或腫脹,就代表你該改善刷牙方式。」近日夏爾瑪博士在BBC節目《What's Up Docs》分享刷牙4大地雷。
1.與其匆忙刷2次,不如認真刷1次
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建議每天刷2次牙,但夏爾瑪博士強調「重質不重量」。他認為,「如果時間允許當然最好刷牙2次,但比起草率刷2次,認真刷好一次更重要。」
若一天只能刷1次,建議選在晚上,並搭配使用牙線或牙間刷(尤其是橡膠牙間刷)清潔牙縫。刷牙時應以小圓圈動作輕刷牙齒外側、咬合面與內側三面,特別留意牙齦與牙齒交界處,避免過度用力造成傷害。醫師提醒,刷牙時應專注感受刷毛的接觸感,避免邊滑手機邊刷。
2.早餐前刷比飯後刷更好
多數人習慣吃完早餐再刷牙,但醫師建議「應該在早餐前刷」。他解釋,食物與飲料(尤其是果汁、咖啡)的酸性會暫時軟化牙齒琺瑯質,若立刻刷牙,反而容易磨損。
若一定要飯後刷,建議先用清水漱口去除酸性殘留,並至少等30分鐘再刷。
3.刷牙完不要漱口
許多人習慣刷完牙後大力漱口,其實這會把牙膏中高濃度的氟化物沖掉。夏瑪博士建議,「只要吐掉多餘牙膏,不用再漱口。」留下薄薄一層氟化物,可持續保護牙齒、防蛀抗蝕。
4.貴的牙膏不代表更好
市面上牙膏種類繁多,從美白到強化琺瑯質,但夏瑪博士指出:「只要含有氟化物,哪個牌子都行。」他坦言自己通常購買特價產品。氟化物能強化琺瑯質、預防蛀牙,才是真正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