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女性運動效率是男性2倍!逛市場也是運動 醫提醒:量不用多節奏更重要

發布時間:2025/11/03 23:45:00
更新時間:2025/11/03 23:45:00
FaceBookCopyLine
女性運動效率是男性2倍!逛市場也是運動 醫提醒:量不用多節奏更重要

圖、文/周刊王

運動雖是男女皆宜的健康處方,但最新研究發現,女性在心血管防護上,其「運動效率」竟遠高於男性。根據2025年發表於《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期刊的研究結果,女性只需每週運動約250分鐘,即可達到男性每週運動530分鐘相同的心臟保護效果,顯示女性的身體更善於「聰明運動」。

基因醫學專家張家銘醫師指出,這項研究佐證了長年臨床觀察的趨勢,女性即使運動時間較少,體檢表現卻常優於男性。張家銘分享他觀察到的情況,那位每天快走去市場、提菜上樓的媽媽,雖然沒時間進健身房,但氣色紅潤、血壓穩定;反而是常去重訓的先生,體脂還是偏高、晚上容易睡不好。他強調:「這不只是運氣,而是女性在生理設計上的優勢。」

研究團隊分析超過8萬名英國民眾的穿戴式裝置運動數據,發現女性每週達150分鐘運動量,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下降22%,若提升至250分鐘,更可降至30%;相比之下,男性僅下降17%。更驚人的是,在已有冠心病的患者中,女性的死亡風險可因此降低70%,男性則僅為19%。

張家銘指出,這背後與肌肉結構和荷爾蒙調控有關。女性以耐力型的氧化纖維(Type I)為主,擅長長時間燃脂,搭配雌激素的心血管穩定作用,讓每一分運動更具價值。男性則偏重爆發力與糖解代謝(Type II),效率相對較低。

他也提醒,運動不應追求「越多越好」,而應重視身體的回應與日常節奏。無論是快走、輕度騎車、做家務或陪孩子玩耍,這些看似零碎的活動,對女性心臟都是養分;即使停經後,規律運動仍可補足雌激素減少帶來的代謝衰退。

針對男性,張家銘建議,也應拋開「強度主義」思維,改以穩定、持久的中強度活動(如快走30分鐘),維持每週300分鐘的運動時間,同樣能有效保護心血管健康。

他總結:「女性身體的設計是高效節能的,只要用對節奏,就能用更少的時間,換來更長久的健康。」當身體輕盈、呼吸順暢、早晨醒來不再倦怠,那一刻,其實就是心臟在回應:「謝謝您,讓我動起來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