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科學家示警,極端野火導致的碳排放量在2024年增加了9%,達到有紀錄以來的第6高水平。這波猛烈且迅速蔓延的火災席捲了南美洲的雨林、乾燥森林及濕地,同時摧毀了加拿大北部的森林,使有害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急劇上升,加速了全球暖化的速度。
據《衛報》報導,亞馬遜的災難性野火在2024年燒毀了4,420萬英畝土地,相比2023年的土地損失增加了66%。在玻利維亞與巴西邊界,潘塔納爾濕地(Pantanal wetlands)及奇基塔諾乾燥森林(Chiquitano dry forest)也遭遇了極端火災事件,導致碳排放飆升。
科學家警告,野火變得愈發頻繁且猛烈,是人類排放造成的氣候崩潰(climate breakdown)所導致的直接結果。根據《野火狀態報告》(State of Wildfires report),這份分析涵蓋了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間的全球重大野火事件,結果顯示加拿大的碳排放量是平均值的3倍;玻利維亞則是平均值的4倍,而巴西與委內瑞拉(Venezuela)也高出平均值50%。
雖然非洲同樣發生極端野火災害,導致其森林消失的規模創下新紀錄,但分析者指出,非洲大陸獲得的國際關注有限。像是安哥拉與剛果民主共和國,在1週內就分別有6%和2.5%的土地被燒毀;整個非洲大陸也約有2,200萬公頃在1週內付之一炬。
全球多地的野火還導致人員傷亡。例如尼泊爾的火災共奪走了100條人命。洛杉磯及周邊地區也在去年春天遭遇野火侵襲,造成31人死亡。
除了生命財產的損失,野火還引發極端空氣污染事件,細懸浮微粒濃度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指導值的60倍。
《野火狀態報告》據悉由全球專家團隊編制,透過模型模擬、區域觀測及科學專業知識追蹤全球野火情況。報告指出:「近期高影響事件與全球火災範圍、強度及嚴重性增長的趨勢一致。」
報告進一步解釋,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加劇了乾旱及火災形成的天氣條件,降低了植被含水量,並預先為土地創造更容易、更多頻率、更猛烈的燃燒環境。同時,人類活動,包括土地使用及土地利用變化,也加劇了大規模、快速蔓延或強烈火災的風險。
報告還分析,氣候破壞使全球多地火災更加猛烈。例如洛杉磯野火燃燒的南加州區域,因人為全球暖化而增加了25倍;北亞馬遜極端野火的可能性增加了70倍,燒毀的土地面積也增至原來的4倍。
報告共同作者、東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環境科學學院資深研究員瓊斯(Matthew Jones)指出,野火引起的碳排放量,相當於超過200個國家的總排放量,「我們的報告顯示,由於人類造成的氣候變遷,2024至2025年的火災季節最嚴重的野火災難發生概率,增加了2到3倍。除非世界領導人迅速採取決定性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此類事件的頻率將持續上升。」
他還示警,「野火本身也正在助長氣候變遷危機,2024至2025年全球排放量約高出平均值10%,主要源於南美洲及加拿大的極端火災季,森林火災排放更多二氧化碳(CO2)到大氣中,加速了全球暖化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