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引新聞
(記者許皓庭/綜合報導)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熱帶系統「準風神」正在發展中,各國最新數值模式對其未來路徑仍出現明顯分歧。不過,不論最終是否登陸台灣,19日至22日都將是「風神」最接近台灣、風雨影響最劇烈的時段。
(記者許皓庭/綜合報導)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熱帶系統「準風神」正在發展中,各國最新數值模式對其未來路徑仍出現明顯分歧。不過,不論最終是否登陸台灣,19日至22日都將是「風神」最接近台灣、風雨影響最劇烈的時段。
林得恩於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分析,今晨各國氣象模式對準風神颱風的預測方向分為三派,其中以美國NCEP模式最為激進,顯示路徑可能穿越巴士海峽並非常貼近台灣,意味著「直接侵台」的機率正在增加。若依該預測發展,這將是對台灣最不利的情境。
圖/林得恩提醒:「就算風神不登陸,從下週日至下週三,仍是風雨浪最劇烈的階段。」(翻攝 林老師氣象站 臉書)
與此同時,歐洲系統的模擬則較為保守。根據EC-AIFS模式最新推算,風神可能偏南通過,接近菲律賓北部陸地後再進入南海。此路徑顯示太平洋高壓勢力東退,對台灣的直接侵襲機率相對降低。
林得恩指出,歐洲另一模式ECMWF的結果則採折衷走勢,預估路徑仍經巴士海峽,可能略擦過菲律賓北方外海後進入南海,屬於「擦邊而過」型態。雖然不同系統給出的路徑仍存在差異,但各方都一致認為,風神與東北風的共伴效應幾乎無法避免。
他進一步說明,進入10月後的颱風若與東北季風交會,往往會在迎風面地區造成顯著的降雨效應,尤其是北部、東北部與東部地區,可能出現連續性大雨甚至局部豪雨。林得恩提醒:「就算風神不登陸,從下週日至下週三,仍是風雨浪最劇烈的階段。」
氣象觀測顯示,目前太平洋高壓仍在東退過程中,將使風神有機會往西北或偏北移動。若路徑再度北調,台灣西部與北部地區的降雨範圍可能擴大,屆時恐影響返校、通勤及農作收成。
氣象局指出,目前熱帶系統尚在發展階段,未來48小時內若組織結構明顯鞏固,將正式命名為「風神」。目前各國預報中心皆持續監測其生成時間與強度變化。
專家提醒,民眾應密切留意後續氣象動態,尤其在東北風與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期間,山區與沿海地區須防範坍方、土石流及長浪。漁船與海上作業單位也應提前做好防颱準備。
林得恩最後強調,秋季颱風雖不若夏季強烈,但常因共伴效應帶來持續雨勢,加上地形影響容易引發災害,「這個秋颱,來勢洶洶!」
更多引新聞報導
用全支付反而虧?全聯店員揭「白刷陷阱」 網驚呼太真實
繼北捷後又見「搏鬥座」!基隆女乘客與老翁互毆 竟也是通緝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