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潮健康
伊科病毒11型、腸病毒71型、克沙奇A16型,這些廣稱為腸病毒的各類疾病橫行,正讓全台父母在今年上了一堂醫療課,尤其在9月開學後,就診病患人數不斷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監測資料顯示,今年腸病毒門診的急診就診人次呈緩升趨勢。
這些複雜的病毒該如何分辨?在疾管署的衛教資訊說明中,「腸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它其實是多種病毒總稱,過去以腸病毒71型、D68型最常見,且容易引起神經系統併發症。至於今年在台大肆流行的病毒,則以伊科病毒11型和克沙奇A16、A5、A6等為主。

新生兒面對腸病毒,家長需謹慎且保持信心
疾管署說明,新生兒感染上述病毒後可能出現「發燒或低體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而且病程發展快速,若症狀持續惡化,部分個案可能進展為心肌炎、肝炎或腦炎等較嚴重病症,建議家長提高警覺,及早就醫評估。
而在2025年1月至9月底為止,全台共累計17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是近6年同期最高值,其中新生兒重病累計14例,他們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目前最新一起重症康復案例則發生在10月初,根據疾管署公布資料,該名新生兒出生第4天便出現發燒、肌抽躍等症狀,經檢驗後的確實感染伊科病毒第11型。
腸病毒疫情變化多,應認識防疫新科技、新知識ECOHEAL
除了實體清潔之外,空氣淨化與抑菌設備也常作為環境衛生管理的輔助工具之一,有助於提升整體清潔水準。例如台灣防疫科技廠商ECOHEAL使用的「PHIT 光合離子化」技術,據廠商說明,該獨家專利技術便通過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測試認證,距離4公分內照射2秒即可抑制腸病毒71型,距離9公分需照射10秒、14公分則是30秒。目前該技術亦被應用於其光合除味器、光合電子樹等產品,作為環境淨化選項之一,但具體效果可能因操作條件而異,非為醫療用途,亦不具防治疾病功效,消費者仍應謹慎評估。
面對新生兒腸病毒疫情,家長人心惶惶。疾管署強調,相關防治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新生兒腸病毒防疫專區」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資訊分享,內容不具醫療診斷或治療功效。所提產品與技術為一般環境使用參考,非藥品或醫療器材,無法取代專業醫療意見。產品效果依個體狀況與使用方式可能有所差異,若有疑慮,建議諮詢專業醫療機構。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