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惡瘤緊扒肝臟和心臟」 北榮完成不可能挑戰!取肝清除重新植回

發布時間:2025/10/13 16:10:33
更新時間:2025/10/13 16:37:03
FaceBookCopyLine
「惡瘤緊扒肝臟和心臟」   北榮完成不可能挑戰!取肝清除重新植回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又有醫療團隊完成幾乎不可能的挑戰!台北榮總今(13)日發表完成全球罕見的「肝臟自體移植合併體外心肺循環」超高難度手術,在肝臟移植與心臟外科團隊聯手之下,在啟動體外心肺循環之下,成功取出肝臟,逐一切除盤踞在肝臟、心臟上的惡性平滑肌肉瘤之後,再將煥然一新的肝臟重新「歸位」。

「惡瘤緊扒肝臟和心臟」 北榮完成不可能挑戰!取肝清除重新植回 1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又有醫療團隊完成幾乎不可能的挑戰!台北榮總今(13)日發表完成全球罕見的「肝臟自體移植合併體外心肺循環」超高難度手術,在肝臟移植與心臟外科團隊聯手之下,在啟動體外心肺循環之下,成功取出肝臟,逐一切除盤踞在肝臟、心臟上的惡性平滑肌肉瘤之後,再將煥然一新的肝臟重新「歸位」。

53歲的潘女士,不菸不酒,家族也沒有癌症病史,卻去年5月底例行健檢時,意外發現肝炎指數異常,進而發現體內竟藏著一顆惡性腫瘤,且位置就長在右心房下,且盤根錯節緊緊扼住肝靜脈與下腔靜脈,病理報告為惡性平滑肌肉瘤,讓完全沒有任何症狀的她難以置信。

潘女士說,確診之後,曾在他院建議之下,8月初接受4次高劑量化療、36次放療療程,但12月又發現腫瘤似乎變大了,後續因腫瘤位置險惡被多家醫院婉拒,也有其他醫師建議用高價自費標靶藥物,但她查詢之後知道唯有手術才能根本解除心頭大患,才在家人和好友鼓勵之下,找上台北榮總醫療團隊,感謝「北榮團隊打了一場非常漂亮的戰役!」

惡性平滑肌肉瘤(LMS)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中僅約1至2例,是一種罕見且具侵略性的惡性腫瘤,源自平滑肌細胞,所以在身體任何部位都會發生,確切病因尚不明,包括基因突變、遺傳疾病、曾接受放射線治療及某些化學物質暴露均被視為可能的危險因子,好發於40至60歲族群。

台北榮總國際醫療中心主任、移植外科主治醫師劉君恕表示,評估過後,醫療團體決定將肝臟從體內完整取出,在體外進行精準的腫瘤切除與肝靜脈重建,同時,由心臟外科團隊啟動體外心肺循環,切除位於下腔靜脈及右心房的腫瘤,並重建下腔靜脈,最後,再將煥然一新的肝臟,重新歸位。

手術難度有多高?劉君恕形容,這場手術就像拆除一顆充滿引信的炸彈,稍有不慎,便將引爆,團隊得面對肝臟血流控制、靜脈重建、心臟與下腔靜脈腫瘤切除的層層關卡,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劉君恕指出,肝臟移植團隊先果斷切開肝靜脈,在留下部分貼近心臟的腫瘤後,小心地取出肝臟,浸潤在冰冷的保存液中,並爭分奪秒,在體外對肝臟進行精準的腫瘤切除,並利用冰凍保存血管,重建受損的肝靜脈。同一時間,心臟外科團隊也分秒必爭,切除了下腔靜脈及右心房的腫瘤,並以牛心包膜重建了下腔靜脈,由於體外心肺循環機的運行時間限制,移植團隊更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將肝臟重新植回體內,當肝靜脈與肝門脈吻合,血液重新湧入肝臟的那一刻,生命才再次被點燃。整場手術從上午10點至午夜12點,歷時14個小時。

劉君恕表示,肝臟自體移植用於困難切除的肝臟腫瘤,本身已是醫學領域的挑戰,而潘女士的狀況更是結合了肝臟自體移植與心臟外科體外心肺循環的同步腫瘤切除,這在全球醫學文獻中,是鳳毛麟角的存在,特別是針對血管平滑肌肉瘤的案例,更是屈指可數,幸運的是,術後至今六個月,潘女士恢復狀況良好,無任何復發跡象。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空服抱病上班猝死 衛福部長也說話!揭秘「MedLink」關鍵角色

腫瘤推倒整排牙齒 台大醫院出手「一天換好下巴」全台首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