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退休老師攝護腺癌轉移對荷爾蒙治療失效 PSMA助精準診療延長生存期

發布時間:2025/10/13 13:30:00
更新時間:2025/10/13 13:30:00
FaceBookCopyLine
退休老師攝護腺癌轉移對荷爾蒙治療失效 PSMA助精準診療延長生存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一位73歲的退休老師,確診早期護腺癌並接受手術治療,10年後病情復發,癌細胞轉移到多處骨頭和淋巴,且荷爾蒙治療效果有限,進展至「去勢抗性」階段。臺中榮民總醫院泌尿醫學部李建儀部主任建議病友進行攝護腺特異膜抗原(PSMA)檢測,結果顯示為陽性,符合接受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的條件,於今(2025)年初啟動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一位73歲的退休老師,確診早期護腺癌並接受手術治療,10年後病情復發,癌細胞轉移到多處骨頭和淋巴,且荷爾蒙治療效果有限,進展至「去勢抗性」階段。臺中榮民總醫院泌尿醫學部李建儀部主任建議病友進行攝護腺特異膜抗原(PSMA)檢測,結果顯示為陽性,符合接受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的條件,於今(2025)年初啟動治療。



治療後,該名退休老師的PSA指數從120左右下降至個位數,自述疼痛有所減輕,影像檢查亦顯示骨頭轉移狀況出現變化。至今完整療程結束已過半年,追蹤觀察顯示PSA數值持續下降,目前生活品質維持良好。



攝護腺癌多晚年確診 出現「抗藥性」影響存活



根據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攝護腺癌的平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71至73歲。李建儀部主任分享,台灣男性平均餘命約78歲,讓不少人誤以為攝護腺癌進展緩慢,即使在70歲左右確診也還有好幾年可活,但從臨床醫學的角度來看,不能僅依統計數據評估。



他說明,攝護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病友出現排尿症狀才就醫,診斷時可能已出現轉移,並可能伴隨體重減輕、骨頭痠痛、腰痠背痛等症狀。治療上,常需使用全身性的荷爾蒙藥物治療,其副作用如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風險提高、可能影響大腦認知功能等,對高齡病友的晚年生活品質可說是一大挑戰。





此外,李建儀部主任指出,轉移性攝護腺癌若侵犯內臟,骨轉移到中軸骨之外的骨骼,或是癌細胞惡性度較高,屬於高風險類型,疾病惡化速度較快,這類病友通常在接受荷爾蒙治療後,通常約3年可能出現抗藥性,也就是進入去勢抗性階段,平均存活期約2到3年。



攝護腺癌邁入精準診療新時代 醫說明新治療對策



對於「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病友,台灣近年在精準治療方面已跟上國際腳步,治療選項包括基因標靶藥物、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等。其中,病友若帶有BRCA1/2基因突變,腫瘤惡化速度較快,現已發展出對應的標靶藥物可作為治療選項之一。



李建儀部主任說明,精準放射標靶治療具有較高特異性,原理是利用癌細胞表面的攝護腺特異膜抗原(PSMA),辨識與偵測出癌細胞所在的位置。若確認PSMA檢測為陽性,即可考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鎦-177」治療。鎦-177會精準鎖定具PSMA表現的癌細胞,再釋放放射線破壞癌細胞,同時盡可能減少對周遭正常細胞的影響。



PSMA有什麼用途?與PSA有何區別?



攝護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與常見的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作用有何區別?李建儀部主任解釋,PSA是第一線的血液檢測項目,作為攝護腺癌的初步篩檢和追蹤工具;而PSMA則主要應用在影像檢查,可精準定位腫瘤位置,協助確定腫瘤分期、局部治療後追蹤潛在的轉移,以及轉移後評估腫瘤範圍等,多使用於轉移性病友在接受精準治療前的評估。



他進一步補充,PSMA檢測本身屬於診斷工具,並不具治療效果,但若與放射性同位素鎦-177結合,便可應用在針對癌細胞的放射標靶治療。任何一種癌症治療都可能伴隨副作用,雖然放射標靶治療在少數情況下可能影響骨髓造血功能,但目前觀察情況多屬可控範圍,醫師也將依據患者具體狀況,進行個別化的治療調整。



泌尿醫與核醫跨專科合作 共同制定治療方針



隨著醫學發展,跨專科治療也成現今趨勢。李建儀部主任分享,以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為例,泌尿科與核子醫學科團隊會以病人為中心相互配合。多數病友先在泌尿科進行治療,當醫師因治療策略需要,評估病友適用PSMA檢測時,便會將其轉介至核醫科安排檢查。待檢查結果出爐,泌尿科與核醫科團隊會共同進行討論,為病友制定合適的治療方針。



統計顯示,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癌症的發生率位居前三,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因此,若能及早介入治療,預後通常較佳。即使病情進展至去勢抗性階段,目前也已有多元的治療武器可供選擇,醫療團隊會依病友狀況,在延長存活和維持生活品質之間尋求平衡。醫師呼籲男性朋友應提高警覺,定期安排健檢,掌握攝護腺健康狀況。


【延伸閱讀】

攝護腺癌治療邁向精準化 國際專家交流海福刀「局部治療」應用經驗

年紀輕輕就中獎! 41歲男例行健檢異常 PHI揪出早期攝護腺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4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