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睡不好、頭暈、心悸 卻說不上哪生病?小心「這裡」在作怪

發布時間:2025/10/12 10:14:13
更新時間:2025/10/12 10:36:38
FaceBookCopyLine
睡不好、頭暈、心悸   卻說不上哪生病?小心「這裡」在作怪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睡不好、頭暈、心悸,你也總是覺得自己哪裡都不太對嗎?卻又說不上來哪裡生病。中醫師表示,門診常見類似抱怨,有人早上醒來還是覺得疲倦,有人經常感到胸口悶、心跳快,卻檢查不出心臟異常,也有人腸胃總是反覆不適,一緊張就腹瀉,卻無法用胃病解釋,最後才知道全是自律神經在作怪。

睡不好、頭暈、心悸 卻說不上哪生病?小心「這裡」在作怪 1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睡不好、頭暈、心悸,你也總是覺得自己哪裡都不太對嗎?卻又說不上來哪裡生病。中醫師表示,門診常見類似抱怨,有人早上醒來還是覺得疲倦,有人經常感到胸口悶、心跳快,卻檢查不出心臟異常,也有人腸胃總是反覆不適,一緊張就腹瀉,卻無法用胃病解釋,最後才知道全是自律神經在作怪。

中醫師李芳郁表示,自律神經掌管著身體的自動運作,包括心跳、呼吸、腸胃蠕動、體溫調節、情緒與睡眠等,它像一套無形的「自動控制系統」,時刻在維持身體的平衡。

李芳郁說,當這套系統過度緊張或長期耗損,身體就會開始出現各種莫名其妙的不適,例如整晚翻來覆去難以入眠、白天精神難以集中,或是稍微壓力一大就心悸、喘不過氣來,有些人甚至會突然感到頭暈、眼花或腸胃不適。

從中醫角度來看,自律神經失調與「肝氣鬱結」、「心神不寧」、「脾胃虛弱」、「陰陽失調」都有關係,當身體受到過度壓力、情緒困擾或長期疲勞,會導致氣機阻滯、陰陽失衡,而出現睡眠障礙、心悸頭暈、腸胃紊亂等問題。

李芳郁指出,自律神經失調的痛苦在於,它不像感冒或胃痛那樣有明確症狀與治癒過程,而是一連串說不清楚的「整體不對勁」,中醫的整體觀與辨證論治,正適合用來處理這種模糊而複雜的身心失衡。治療上會依照個人體質開立適合的中藥方劑,常以疏肝理氣、養心安神、健脾補氣為核心,同時搭配針灸刺激特定穴位,幫助調節神經系統,改善睡眠與情緒狀態。

對於這類壓力型自律神經失調,李芳郁建議,患者可以每天花幾分鐘,自己按摩幾個有幫助的穴位,搭配深呼吸與安靜的環境,有助身心放鬆,提升療效。像是神門穴,就在手腕內側靠小指側的凹陷處,是安神助眠的重要穴位;內關穴則位於手腕橫紋往上三指寬的位置,在兩條肌腱中間,對心悸、焦慮、胸悶有明顯紓緩作用。此外,頭頂的百會穴與腿部的足三里穴也很適合按壓,前者可清腦安神、穩定情緒,後者則能健脾養氣、改善體力,幫助調整整體體質。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心悸、頭暈或走路會喘… 只是老了?小心錯過「這病」黃金治療時機

別再給親人、朋友「增益性建議」 研究曝心理健康壓力更大!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