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上報
中國商務部9日宣布收緊稀土出口管制,擴大對加工技術和回收設備的限制,禁止未經授權的海外合作,並首次明確表示將限制對海外國防用戶出口,半導體相關申請則須逐案審批。
中國生產全球超過9成的加工稀土和稀土磁鐵,這些關鍵材料廣泛應用於電動車、飛機引擎及軍用雷達。商務部強調,新規限制範圍有限,並將採取許可便利措施,但此舉仍可能加劇全球供應鏈緊張。
中國商務部9日宣布,為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將對涉及稀土產業的關鍵技術實施出口管制。新規依據《出口管制法》以及《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經國務院批准後生效,《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清單》也同步更新。
根據商務部公告2025第61號(公布對境外相關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以及商務部公告2025第62號(公布對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凡涉及稀土開採、冶煉分離、金屬冶煉、磁性材料製造,以及稀土兩次資源回收利用的相關技術及其載體,均納入出口管制範圍。具體包括:技術資料、設計圖紙、工藝規範、加工參數、模擬資料等,以及生產線裝配、調試、維護、升級等操作技術。
商務部強調,未獲得官方許可前,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將上述技術出口,或以任何形式提供給境外,包括授權、投資、技術轉移、聯合研發、諮詢、展示等。海外製造商使用中國零組件或設備,也須申請出口許可。
未管制項目若用於稀土活動仍須申請
即使出口的是未列入管制清單的貨物、技術或服務,若出口經營者明知其最終用途或實質上,將被用於境外的稀土開採、冶煉、磁材製造等活動,也須依《出口管制法》第12條和《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第14條規定,事前向商務部申請出口許可,未經批准不得提供。
這次公告首度明確限制對象,海外國防用戶將不獲出口許可,而與先進半導體相關的申請將逐案審批。中國商務部同時提醒,出口經營者應加強合規管理,核實技術用途並主動諮詢部門,任何違反規定的行為將依法追責。
值得注意的是,公開技術、基礎科學研究技術以及普通專利申請所需的技術,不受這次管制,但未經許可向不特定對象公開尚未進入公共領域的受控技術,仍會依規追責。
限制有限,將採取「多種許可便利措施」
這是中國自今年4月首次全面收緊稀土出口管制後,再次加強管控措施。中國目前生產全球超過90%的加工稀土還有稀土磁鐵,這17種關鍵材料廣泛應用於電動車、飛機引擎還有軍用雷達。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可能對全球供應鏈及相關產業帶來新1輪影響。
過去幾個月,中國稀土的出口持續穩定增長,因北京批准了更多出口許可,但部分用戶仍抱怨難以取得許可。針對市場對供應的擔憂,商務部表示,這次新規限制範圍有限,並將採取「多種許可便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