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攝護腺癌治療邁向精準化 國際專家交流海福刀「局部治療」應用經驗

發布時間:2025/10/08 23:55:00
更新時間:2025/10/08 23:55:00
FaceBookCopyLine
攝護腺癌治療邁向精準化 國際專家交流海福刀「局部治療」應用經驗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潘昱僑報導】第22屆亞洲泌尿科醫學會大會(UAA Congress 2025)已於8月14日至17日在台灣舉行,吸引來自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英國等多國泌尿科專家共襄盛舉。本年度大會理事長,今年也將接任亞洲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的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馮思中醫師表示,在本屆大會中「海福刀(HIFU)於攝護腺癌治療的應用」為一大討論重點,期望透過國際專家針對「局部治療」的經驗交流和最新趨勢分享,提升台灣和亞洲地區的攝護腺癌治療水準,並將「協助患者保有生活品質」納入治療目標。

局部治療新趨勢 台灣臨床進展與國際並肩

「過去台灣在治療上多著重在完整切除攝護腺,但目前歐洲已逐漸轉向特定病灶的局部治療,希望精準控制癌症的同時,減少患者術後的併發症。」馮思中醫師表示,日本在海福刀領域的應用也相當成熟,這次UAA年會也特別邀請英國及日本兩位教授進行對談,分享各自的臨床經驗與技術進展,協助與會專家掌握相關領域的最新趨勢。

馮思中醫師指出,台灣在海福刀治療已有十餘年經驗,與國際接軌有一定的基礎,但仍有可加強之處。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治療觀念也逐漸轉向精準診斷與治療,而非完全切除整個攝護腺,他也期待台灣醫界對於早期癌症病灶的處理,能借鏡歐美及日本等國的局部治療經驗,並透過本次年會收集各國專家的經驗,共同精進治療策略。

日本專家分享海福刀應用策略 局部治療兼顧患者2功能

日本東海大學醫學院泌尿科小路直教授說明,新一代海福刀利用高強度的超音波能量測量病灶直徑大小,清楚區分早期較小的癌細胞與正常組織,並透過熱能和超音波震動破壞癌細胞,同時盡量保留周圍組織。

此外,過去治療範圍多依靠2D影像進行規劃,而新一代海福刀則能提供前後和左右方向的3D影像,協助醫師準確判斷病灶位置。手術過程中,醫師也可透過超音波影像,即時掌握組織溫度,同時還有直腸警示與冷卻系統,降低鄰近組織損傷的風險。小路直教授強調,攝護腺癌以根除性治療和積極監測為治療目標,透過局部治療可兼顧患者的泌尿及勃起功能,讓部分患者在術後仍有機會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台灣攝護腺癌治療有何提升空間?日本專家提2方向

小路直教授進一步分享,新一代海福刀在日本的應用相當廣泛,並與「MRI與超音波影像融合攝護腺切片(MRI-TRUS fusion biopsy)」搭配,用於定位病灶位置,相關臨床應用同步穩定發展中,研究也觀察到病灶的診斷率獲得提升。

另外他表示,由於多數患者對局部治療的概念仍缺乏了解,因此針對患者的衛教也相當重要。日本醫師多透過講座和門診等方式,提升患者對局部治療的認識。以上這兩項方向亦是小路直教授建議台灣未來可著重發展的重點。

成立學會加強醫師交流 盼打造亞洲患者適用策略

對於未來國際交流與合作,馮思中醫師表示,小路直教授日前已成立亞洲泌尿科治療用超音波暨局部治療學會(Asian Urologic Society for Therapeutic Ultrasound and Focal Therapy,AUST-FT),集結亞洲各國的專家,預計透過學術會議、經驗分享、資料收集與研究合作等,逐步形成具體的治療共識,並進一步研發創新治療模式,打造更適合亞洲患者的治療策略。

除了台灣、日本,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等也開始將海福刀應用於攝護腺癌治療。小路直教授指出,希望藉由日本相對成熟的海福刀應用與教育模式,以及上述學會的成立,加強亞洲泌尿科醫師之間的合作與技術交流,目前初步規劃將以回顧性研究與資料庫收集為主,未來則將聚焦於生物標記研究,以及局部治療的效益評估,期望促進亞洲地區攝護腺癌治療的整體發展。

【延伸閱讀】

攝護腺癌治療選擇需考量「這些」 海福刀助患者快速回歸工作崗

攝護腺問題別再拖!微創拉提與海福刀治療 重獲男性健康新選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4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