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潮健康
狗狗不停舔咬腳掌,腳趾紅腫不退?這可能是趾間炎在作怪,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潰瘍與感染。《豐傑生醫》營養師游子嫻分析狗狗舔腳的原因,並提供趾間炎的5大症狀與5種實用護理方法,以及相關QA,讓毛孩爸媽快速採取行動,幫助毛孩重拾舒適步伐。
狗狗趾間炎可能的5大原因
營養師針對狗狗所處的環境、生理層面、心理層面等三方面因素,總結以下5種可能原因:
- 趾間炎可能原因1:潮濕的皮膚環境
腳趾縫毛較多時,若洗澡後未完全吹乾,濕氣容易滯留,增加細菌和黴菌感染的風險。 - 趾間炎可能原因2:過敏性感染
食物過敏、花粉、塵蟎等環境過敏原,或跳蚤叮咬,都可能讓狗狗腳部搔癢,舔腳行為增加,進而引起趾間發炎。若為食物過敏或接觸性皮膚炎,腳部皮膚炎可能加重,並引發細菌或真菌繼發感染。 - 趾間炎可能原因3:寄生蟲感染
蠕形蟎蟲會引發狗狗腳部慢性發炎,長期可能造成纖維化。診斷此類寄生蟲通常需刮取皮膚檢體,必要時還會進行切片檢查以確定感染。 - 趾間炎可能原因4:外傷傷口感染
狗狗腳趾可能因接觸草叢、異物割傷,或在粗糙地面活動摩擦,導致皮膚破皮受傷,導致感染發炎。 - 趾間炎可能原因5:心理層面因素
當狗狗感到焦慮、無聊或分離焦慮時,可能透過反覆舔腳來舒緩情緒,卻也容易誘發趾間炎。
5種狗狗趾間炎徵兆
狗狗趾間炎的症狀多表現於腳掌和趾縫之間,早期發現並處理,有助於防止惡化。毛孩爸媽可注意以下5徵兆:
- 腳掌紅腫:最常見的初期症狀,顯示趾間可能在發炎狀態。
- 皮膚炎或感染:皮膚紅腫可能伴隨細菌或真菌感染。
- 頻繁舔咬腳掌:狗狗藉此行為舒緩不適或疼痛。
- 走路異常:嚴重時可能出現跛行或步態不穩。
- 潰瘍或流膿:進展到嚴重階段,腳掌可能出現潰瘍與膿液。
5大狗狗趾間炎護理方法
- 控制舔咬行為:使用護腳套或伊莉沙白圈(恥辱圈),防止狗狗舔咬腳掌,加重發炎。
- 抗菌清潔:定期使用獸醫建議的抗菌洗劑清潔腳掌,保持乾燥,減少感染風險。
- 避免環境刺激:檢查家中是否存在過敏源,如草皮、清潔劑,選用溫和產品保護腳掌。
- 飲食管理:食物過敏可能引起舔腳,請與獸醫討論調整飲食,降低過敏反應。
- 尋求專業醫療:趾間炎症狀若未改善或惡化,應立即就醫。
狗狗趾間炎相關QA
Q1:狗狗趾間炎可以擦優碘嗎?
雖然優碘能有效抑制細菌,但只能作為短期輔助使用,無法完全根治細菌或真菌感染。若症狀持續,建議毛孩爸媽立即帶狗狗就醫,由獸醫提供進一步治療方案。
Q2:狗狗得了趾間炎可以洗澡嗎?
可以喔!但洗澡後一定要徹底吹乾腳掌和趾縫,以防濕氣引發或加重炎症。
Q3:狗狗趾間炎多久會好?
輕度趾間炎的狗狗,有時只需幾天即可痊癒;若症狀嚴重,則可能需要數週甚至數月才能完全康復。康復所需時間會受到發炎原因、嚴重程度及治療反應的影響。
Q4:可以用人類的藥物治療狗狗趾間炎嗎?
即便部分人類藥物成分與寵物用藥相似,也不宜自行替狗狗使用。狗狗的體型、品種與代謝速度皆不同,使用不當可能造成病情惡化或副作用。

環境與飲食管理:降低過敏與感染機率
從控制舔咬、保持腳掌乾爽,到改善生活環境與飲食,再加上必要時的獸醫治療,每一步都能有效保護狗狗腳掌。營養師建議,毛孩爸媽若能持續做好這些日常管理,不僅能減少趾間炎復發,也能有助於狗狗維持一般健康,保持活力與良好的行動能力。
免責聲明:本文為寵物健康資訊分享,僅為一般知識用途,不構成獸醫診斷或治療依據。若狗狗出現腳部紅腫、潰瘍、痛痛、跛行等情形,請儘速就醫,由合格獸醫師進行診治與檢查。任何產品或護理方式應依獸醫師建議為準,並視個案情況調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