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潮健康
不少人在減重過程中追求快速成效,短短幾週就想看到體重下降,但卻忽略了「掉下去的不是脂肪,而是肌肉」。專精於體重管理的陳裕豪醫師提醒,若減重方式錯誤,不僅外型未必改善,還可能因肌肉流失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增加復胖風險,更可能影響心血管與內分泌系統。
減重過快為何容易掉肌肉?
當我們透過極端節食或過度運動快速減重時,身體會優先分解肌肉來供能,因為比起脂肪,肌肉更容易被轉換成能量。短時間內雖然體重數字下降,但流失的肌肉量會造成代謝率下降,往後即使少量進食也容易囤積脂肪。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瘦得很快,但沒多久就復胖,甚至比原本更胖。」肌肉不只是維持體態的重要結構,更是保護骨骼、支撐關節、維持心肺功能的關鍵。減重如果忽略肌肉保護,就等於把健康當成代價。
正確飲食:營養平衡才是關鍵
要避免減重過程中掉肌肉,飲食的調整至關重要。醫師建議:
- 增加優質蛋白質攝取:豆魚蛋肉奶皆為良好來源,能維持肌肉合成。
- 避免過度極端低熱量飲食:每日熱量攝取應在專業建議下調整,不能盲目壓低。
- 善用高纖食物:蔬果與全穀類能幫助腸道健康,延緩血糖波動,避免過度飢餓。
- 補充健康油脂:適量攝取堅果與深海魚油,可能有助於荷爾蒙調節與抗發炎。
「很多人只顧著少吃,但身體需要的營養卻不足。結果不僅瘦得快、復胖更快,還可能出現頭暈、掉髮、免疫力下降等狀況。」醫師提醒,減重飲食不是單純少量,而是要「吃對」。
運動搭配:有氧+阻力雙管齊下
除了飲食之外,運動也是防止肌肉流失的重要因素。
醫師指出,單純依靠有氧運動雖能消耗熱量,但也容易連帶消耗肌肉。若能同時加入阻力訓練,如重量訓練、核心肌群訓練,不僅能幫助肌肉保留,還能提升基礎代謝率,可能延續燃脂效果。
他建議一般上班族可採取「混合式運動」:每週2-3次重量訓練搭配適度有氧,時間控制在30至60分鐘,並配合足夠睡眠,才能真正做到健康減重。
3段式燃脂技術減重:醫師監控下更安全
對於多次嘗試失敗或因健康問題不適合高強度運動的人,陳裕豪醫師也提出另一種解方「3段式燃脂技術減重」。主張結合低能量雷射與臨床監測,可能協助改善微循環與脂肪代謝反應。但該技術的安全性與效果目前仍在臨床驗證階段,有意使用者應謹慎評估,並與專業醫師討論適用性與風險。
與一般速成減重不同,這項技術強調醫師評估後的精準介入,能在減重過程中降低肝腎負擔,避免因錯誤方式導致的肌肉流失與健康風險。醫師表示:「減重不是讓數字快速掉下來,而是要在安全下維持住結果,這才是長遠的成功。」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建議,每週減重0.5至1公斤屬於安全範圍。若超過這個速度,可能代表減掉的並非純脂肪,而是肌肉或水分。
醫師最後強調:「真正成功的減重,不是看短期變化,而是能否在一年、兩年後依然維持。飲食均衡、適量運動,加上必要時的專業監控,才是避免掉肌肉、守護健康的關鍵。」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資訊與營養運動原則分享,不構成醫療診斷、治療或藥物推薦。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建議在採取任何飲食、運動或治療方式之前,應先諮詢具執照醫師或專業營養師意見,並依照自身健康狀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