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由於懷疑Siri在未經用戶同意下收集並分析對話內容,目前法國司法單位正對蘋果公司語音助理Siri展開刑事調查,巴黎檢察官辦公室已將案件交由專責網路犯罪的警察部隊處理。此案源於科技研究員波尼克(Thomas Le Bonniec)與法國人權聯盟(Ligue des Droits de l’Homme,LDH)合作提出的檢舉;LDH指控蘋果秘密蒐集用戶語音,並在用戶毫不知情時進行分析。波尼克表示,刑事調查傳遞了「基本權利不能被忽視」的訊息。
由於懷疑Siri在未經用戶同意下收集並分析對話內容,目前法國司法單位正對蘋果公司語音助理Siri展開刑事調查,巴黎檢察官辦公室已將案件交由專責網路犯罪的警察部隊處理。此案源於科技研究員波尼克(Thomas Le Bonniec)與法國人權聯盟(Ligue des Droits de l’Homme,LDH)合作提出的檢舉;LDH指控蘋果秘密蒐集用戶語音,並在用戶毫不知情時進行分析。波尼克表示,刑事調查傳遞了「基本權利不能被忽視」的訊息。
綜合外媒報導指出,《Politico》曾於2019年曝光,蘋果把Siri的部分語音紀錄交由承包商做品質檢測,引發外界不滿。一名曾在愛爾蘭Globe Technical Services任職的承包人員指出,部分錄音涉及醫病對話、親密談話等高度敏感資訊,且可能因Siri誤觸發而被記錄。雖然蘋果其後調整流程,今年初的新一波投訴再次促使巴黎檢方啟動調查。
蘋果回應強調,自2019年起已強化隱私管控,今年再度加碼;用戶對話不會用於行銷、也不會出售給廣告商。2025年1月,蘋果發布Siri隱私聲明,稱iPhone不會「上傳」用戶資訊,且公司不會將資料販售予任何第三方。
調查單位目前要求蘋果說明自2014年以來累計蒐集多少錄音檔、涉及多少用戶及資料儲存地點等關鍵細節。吹哨人與相關證人認為,這些答案對釐清蘋果是否真正尊重隱私權至關重要。
報導中也提到,美國同類爭議已於2025年1月達成9,500萬美元和解,雖未承認過錯,但約定對每台支援 Siri的裝置提供最高20美元(約新台幣650元)的補償。此舉進一步加深外界對蘋果隱私政策透明度的疑慮。
隨著法國檢調施壓與集體訴訟可能帶來的賠償風險,Siri的隱私爭議再度升溫。後續焦點將放在蘋果對資料量、用戶規模與資料流向的具體回覆,以及監管機關是否據此提出更嚴格的合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