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潮健康
韓國整形亂象:幽靈醫師手術風暴引關注,韓國媒體近年報導部分醫美機構出現所謂『幽靈醫師』爭議事件,引發社會關注,部分患者聲稱術後出現不良反應,此亂象被韓國媒體揭露後,引發社會輿論譁然。
許多案例顯示,部分接受隆鼻手術的患者因「幽靈醫師手術」操作不當,術後出現鼻樑歪斜、假體移位、鼻尖縮回、呼吸困難等問題。更有患者因多次修復導致疤痕纖維化,最終形成「攣縮鼻」,隆鼻失敗導致鼻部外觀與功能皆受影響。
隆鼻後的隱形風險:攣縮鼻成最大噩夢
「攣縮鼻」是隆鼻手術中常見且棘手的後遺症之一。指的是假體植入後,周邊組織因發炎或纖維化產生強烈收縮,導致鼻頭被往上拉、鼻樑變形、假體外露或鼻孔外翻。
國際研究指出,隆鼻失敗與重修的比例並不低,部分患者因假體設計不當、術後感染或操作粗糙,最終都可能面臨攣縮風險。韓國「幽靈醫師手術」事件中,患者的問題更被放大,因為手術過程缺乏應有的專業把關,術後更難追蹤與修復。
攣縮不可輕忽,重修更需謹慎
針對韓國案例,高雄執業隆鼻手術醫師邱浚彥分析指出:
1. 結構支撐不足是主因:若手術僅強調「山根高度」而忽略鼻尖與中隔的支撐設計,長期下來組織張力不平衡,就容易被拉扯變形。
2. 假體設計與張力失衡:假體邊緣過厚或緊貼皮膚,會增加摩擦與壓迫,誘發過度包膜反應。
3. 多次修復風險加乘:韓國案例中常見患者經歷兩到三次甚至更多次修復,組織疤痕累積,使鼻部血流循環減少、彈性下降,攣縮風險更高。
4. 術後監測與回診不可或缺:若術後有紅腫、鼻尖緊繃、鼻型不對稱,應立即回診處理,否則會惡化為難以修復的攣縮鼻。
結構式隆鼻:降低攣縮風險的解方
目前在台灣愈來愈多患者選擇「結構式隆鼻」,以避免類似韓國「幽靈醫師手術」造成的後遺症。
這種方式會利用自體軟骨進行鼻尖與中隔補強,再搭配假體提升山根。由於支撐力強、結構穩定,此方法理論上被認為有助於減少假體外露或攣縮風險,但實際效果因個人條件與術後照護而異。
他強調,隆鼻手術應該是「結構工程」而非「單純填高」,唯有在比例設計、支撐強化與術後追蹤三方面兼顧,才是長久自然的關鍵。
消費者提醒:正確選擇比價格重要
韓國「幽靈醫師手術」風波,提醒所有有意接受隆鼻的消費者:
– 術前應確認醫師身分與資歷,避免黑箱操作。
– 勿被低價或快速效果迷惑,隆鼻是一門結構與美學兼顧的專業手術。
– 選擇可近距離追蹤的在地醫師,才能確保術後異常能及時處理。
高雄隆鼻手術醫師邱浚彥 最後呼籲:「愛美沒有錯,但必須理性選擇。與其追求短暫的高挺效果,不如專注於長期穩定與安全。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重蹈攣縮與重修的惡夢。」
免責聲明:本文僅提供一般醫療健康資訊參考,非屬醫療診斷或治療建議。實際療程與效果應由具執照之專業醫師評估,效果因個人差異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