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近日捲入養「狗仔集團」疑雲,自2022年起專跟拍綠營政治人物,引發外界討論,黃國昌昨天(29日)在個人頻道上首度開直播回應,反批「台灣最大狗仔集團是《鏡傳媒》」,並解釋吹哨者協會是為了揭發弊案。對此,新北市議員林秉宥發文分享他自己過去查弊案的經驗,強調不管是用何種方式查弊案,都是「先有弊,才有查」,他列出2大重點諷刺黃國昌「領納稅人薪水的狗仔王」。

林秉宥在臉書分享自己過去工作經驗,常會跟一些記者交流「弊案的來源,或許是吹哨者,又或許是自己無意間發現。總之自己都會先蒐集資料,除吹哨者提供的資料以外,其他來源大多是公開資料」,有資深記者分享,通常是為了瞭解這些案件當中人與人之間的脈絡,或者是遇到瓶頸時,有沒有其他什麼蒐集資料的方向。林秉宥當幕僚時期,也做過類似跟監的「臥底採證」工作,「因為陳情人言之鑿鑿地指明了人事時地物,我就偽裝成廠商去跟某機關的人員洽辦業務,順利錄下了這位人員不法的具體事證。這個密錄的行為,基於「毒樹果」理論雖沒有法律效力,但是能讓我們非常確定弊案的事實,所以才會採取這樣的工作方式」。

林秉宥表示,狗昌集團到目前為止,推出的幾乎都是連連看狀況的「影射有弊」,就算是以前最被主流媒體不齒的《蘋果日報》,跟拍也都是先有個蛛絲馬跡、傳言傳說,才會啟動這種跟拍的機制。「但狗昌集團的作法,看起來更像是找一個他不爽的,或是有流量、有聲量的人來跟」,林秉宥坦言可能也是政治偵防,但是從他運用素材的方式來看,再爛的菜都要端上桌,表示他投入大量資源來跟監,不管獲得什麼東西都要可以用來「直播罵人」,而不是「夠不夠一刀斃命」──充其量就是一種透過跟監方式來獲得聲量養分的小政治遊戲。林秉宥最後嘲諷,重要的是,耗費這麼多資源跟人力,要是真的有心揭弊,能揭露的弊案絕對夠把他推上政治高峰。但就是因為一開始的動機目的就歪了,最後得到的也就只有這些開水菜渣。「最好笑的點是,他不就是那個全額領著中華民國納稅人支付給立法委員薪水的狗仔王嗎?怎麼會好意思去講媒體是狗仔呢?還是說,他領的薪水不是中華民國政府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