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釀當地災情慘重,災後復原工作持續進行當中。而紀錄片導演柯金源29日在臉書曝光一段影片,畫面中可見光復火車站前出現令人動容的景象:琳瑯滿目的雨鞋、鏟子與水桶排排站,火車站同時成為志工之間默契十足的「接力站」。
許多不分縣市民眾紛紛購買鏟子、雨鞋等裝備,赴災區協助復原工作。而柯金源曝光一段感人的影片,只見光復火車站旁有一排排擺放整齊的雨鞋、鏟子與水桶,也就是前來救災的志工們在結束清掃作業後,將使用過的裝備留在當地,方便下一批投入救災的志工直接拿來使用,達成「默契自助交接」。
該段臉書影片至今已有破萬人按讚,更吸引許多網友留言表示,「超人把裝備留下來了,準備給下一位超人接棒」、「台灣人民這次太偉大了」、「台灣人的公民素質真的很高」、「這個畫面太有愛了」、「我台灣我驕傲」、「最美的風景」、「很有規矩,台灣素質超高」、「這畫面令人感動到想哭」;另也有志工留言表示,「雨鞋我才不捐,因為我還會再來!」
不過有志工提醒,若要將裝備接棒,建議先做好清潔與消毒,避免災區細菌滋生;有名網友也熱心表示,「想帶消毒劑去幫大家消毒雨鞋,不然那個味道應該是很濃郁」。
此外,有志工提到,基本上志工赴災區救災已不須再自行攜帶鏟子,「家家戶戶幾乎都有,或是隔壁清完了也可以借用,數量非常多,各式的鏟子應付各種不同類型的泥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