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潮健康
隨著醫美技術的發展,皮秒雷射常被討論為一種醫美方式,部分受試者期望其減淡斑點之效果。然而,陳裕豪醫師在臨床上經常遇到民眾抱怨:「花了時間跟金錢打皮秒雷射,但個案反映斑點未明顯改善,甚至出現色素加深的情況。」這種「術後反黑」的狀況讓許多人焦慮不安,甚至懷疑是不是治療無效。
醫師指出,皮秒雷射並非萬能,反黑現象可能與個人體質、膚質差異、雷射參數設計與術後保養習慣有關。如果忽略了這些關鍵因素,不僅容易導致反黑,還可能使肌膚屏障受損,影響後續治療效果。

為什麼皮秒除斑會出現「反黑」?
從醫學角度來看,反黑其實是肌膚自我防禦的自然反應。當雷射能量過高或過於頻繁時,皮膚細胞受到刺激,有可能就會釋放更多黑色素來保護自己,結果反而讓斑點顏色變深。醫師指出幾個常見原因:
- 能量設定不當:若醫師操作經驗不足,能量過高容易引發色素沉澱。
- 膚質差異:膚色偏深或有肝斑體質的人,本來就容易在刺激後產生反黑。
- 術後照護不足:防曬不確實、過早使用刺激性保養品,可能對剛治療的肌膚造成額外負擔。
- 治療過度:短期內頻繁進行皮秒雷射,讓肌膚來不及修復,增加黑色素反應。
陳裕豪醫師分享:「治療斑點不能急,尤其是肝斑或複合型斑點,若只想靠高能量快速清除,往往會得到相反的結果。相對來說,個人化調整與術後修復才是成功關鍵。」
術後修復該怎麼做?
許多反黑案例其實不是因為治療錯誤,而是忽略了修復細節。想要避免副作用,術後照護不可輕忽:
- 嚴格防曬:紫外線會大幅增加色素沉澱風險,出門務必使用高防曬係數產品,並搭配帽子、口罩等物理防護。
- 選擇溫和保養:避免酸類、美白劑、去角質產品,應以保濕與修復為主。
- 避免過度刺激:不要急著再打其他療程或頻繁補打雷射,肌膚需要休養時間。
- 規律回診追蹤:專業醫師會依據恢復狀況,調整後續治療計畫。
皮秒雷射雖然是熱門療程,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也不是「打一打就會好」。選擇醫師時要重視其臨床經驗與專業判斷力,而非單純比較價格。因為每個人的膚況不同,只有透過完整的評估與個人化治療,才能得到穩妥的療程規劃與風險控制。
陳裕豪醫師多年來接手許多雷射術後反黑的個案,透過雞尾酒技術與精準的能量控制,為個案提供改善建議。他提醒民眾,除斑是長期規劃,絕非一次治療就能根治,耐心與正確修復才是最重要的成功公式。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資訊與產品特性介紹,非作為醫療診斷或替代治療依據。產品效果視個人體質與使用習慣而異,若有持續困擾,建議諮詢專業醫療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