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腫瘤吃掉⅔骨頭 北榮醫師巧手「小腿骨折成U型」拼回下巴

發布時間:2025/09/24 15:40:51
更新時間:2025/09/24 16:02:21
FaceBookCopyLine
腫瘤吃掉⅔骨頭   北榮醫師巧手「小腿骨折成U型」拼回下巴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口腔癌患者為了保命,多半必須手術連瘤帶骨截除病灶,同時面臨口腔顱顏重建的需求,如何兼顧治病又重建外觀?數位精準醫療成為解答。台北榮總今(24)日發表最新醫療成果,借助數位影像及數位手術設計,巧妙的利用客製化3D列印導板,把小腿的腓骨「直的骨頭折成U型」拼回下巴,協助一名切除三分之二骨頭的第四期口腔癌患者完成下顎骨及顳顎關節重建,恢復外觀。

腫瘤吃掉⅔骨頭 北榮醫師巧手「小腿骨折成U型」拼回下巴 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口腔癌患者為了保命,多半必須手術連瘤帶骨截除病灶,同時面臨口腔顱顏重建的需求,如何兼顧治病又重建外觀?數位精準醫療成為解答。台北榮總今(24)日發表最新醫療成果,借助數位影像及數位手術設計,巧妙的利用客製化3D列印導板,把小腿的腓骨「直的骨頭折成U型」拼回下巴,協助一名切除三分之二骨頭的第四期口腔癌患者完成下顎骨及顳顎關節重建,恢復外觀。

台北榮總口腔顎面外科團隊下午舉辦記者會,展示近期運用數位跨域整合,成功將電腦輔助設計(CAD)、導航系統、3D列印與個製化植入物,應用於頭頸腫瘤患者術後口腔顱顏功能重建,精準重建外觀與口腔功能的成果。

台北榮總口腔醫學部口腔顎面外科主任吳政憲表示,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癌症存活越來越好,頭頸癌患者、尤其是口腔癌患者常陷入「治好病」卻難以「重建人生」,雖能存活,但術後在外觀與功能上往往難以恢復,特別是恢復咀嚼功能及外觀很重要,而關鍵就在於顳顎關節跟口腔重建。

吳政憲說,台北榮總自2001年就導入電腦協助,針對頭頸腫瘤或顱顏外傷患者,如今可透過數位輔助科技,利用電腦斷層、顏面口腔掃描、核磁共振等數位影像,進行數位手術設計,再透過客製化3D列印技術,製作符合個人解剖結構的植入物與手術導板,結合顯微重建、人工植牙與數位設計的跨域整合,不用再憑想像就可以重建患者咀嚼功能及外觀。

吳政憲指出,目前重建下顎骨及顳顎關節,多利用患者本身的小腿腓骨,根據切除部分去設計,再利用客製化的3D導板去重新切割、折疊、翻轉位置,他形容,腿骨是直的,就像把一根棍子重組成U型,再銜接人工關節,幾乎復原如初。且越複雜的病情,設計效果更好。

28歲的林先生是另一例受惠個案,因罹患少見的下顎骨骨肉瘤,影響範圍廣泛,必須手術拿掉大部分的下顎骨,尋求到台北榮總醫療團隊評估,幸運的,判斷可以手術同時進行重建,不必像傳統手術一樣分階段,也多虧新技術,讓他直呼,不但縮短等待修復植牙的時間,也減少社交問題以及咀嚼食物的改善。

不過,吳政憲強調,一般治療仍採取階段式的治療方式,先把腫瘤切除之後,一段時間之後,再手術進行重建,但如果評估預後良好、視腫瘤大小及惡性度,仍有機會同步切除腫瘤及重建,幫助患者「活下來」更能「活的好」,在生活品質與長期功能上都能帶來重大提升。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花蓮堰塞湖溢流死傷慘 最新收治傷患數字!衛福部啟動八大應變

扯!分店連爆「印尼蝦標台灣蝦」、「逾期豬大骨」 大潤發挨罰10萬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