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傷口小、恢復快,國內已經有越來越多困難手術選擇使用單孔的機械手臂技術,長庚醫院今(24)日公布最新醫療成果,統計長庚體系已累積近2萬台達文西手術,其中單孔手術台數突破100例,更率先拓展至多項高難度手術,像是傳統手術得留下長達20公分傷口的重症肌無力,過去病人一聽傷口這麼大,往往嚇到放棄,但現在傷口只需3公分,且當天就可以下床活動。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傷口小、恢復快,國內已經有越來越多困難手術選擇使用單孔的機械手臂技術,長庚醫院今(24)日公布最新醫療成果,統計長庚體系已累積近2萬台達文西手術,其中單孔手術台數突破100例,更率先拓展至多項高難度手術,像是傳統手術得留下長達20公分傷口的重症肌無力,過去病人一聽傷口這麼大,往往嚇到放棄,但現在傷口只需3公分,且當天就可以下床活動。
長庚醫療體系自2022年起率先啟動單孔機械手臂手術系統技術臨床試驗,累積乳房外科、泌尿科、大腸直腸外科及胸腔外科等多項臨床案例,今年5月進一步開始運用於多項高難度手術,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相關的咽喉手術,以及肺部、食道與縱膈腫瘤切除等胸腔外科複雜術式。
33歲的謝小姐於2021年被同事發現單邊眼皮下垂很嚴重,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重症肌無力,轉診胸腔外科評估開刀,但她直說,當時一聽到不但要鋸開胸骨、傷口還超過20公分,即使用達文西手術也要10多公分,嚇到不敢開心,認為可以單靠藥物控制。
不過,謝小姐回想,病情卻是一路急轉直下,隔年擔任選務人員忙碌一天,回到家中就昏倒過去,想要陪伴小孩成長的她,謹記醫師叮囑發病二年內開刀改善最有效,因此,重新尋找治療方式,這才找到林口長庚達文西中心主任趙盈凱,看到新手術方式只需在劍突下開一個3公分切口,即可完成擴大胸腺切除,馬上又有勇氣手術。
謝小姐直呼,手術成果讓她不敢相信,當天即可下床,三天後就出院,恢復速度連自己都不相信,且一週後她就能自行搭捷運、參加最喜愛的韓團演唱會,又唱又跳,感覺重拾青春的熱情跟力量。
趙盈凱表示,重症肌無力患者約有7成成因與胸腺有關,因為胸腺會干擾訊息傳達,導致肌肉不受控制,因此必須切除,但傳統手術方式得鋸開胸骨,不但有斷骨問題,手術傷口之大,病人至少得住院7到10天,往往讓病人卻步,而新式手術方式則縮小手術切口、減少術中出血、縮短住院天數,大幅提升病人術後生活品質。
長庚醫療團隊也進一步運用新式手術方式於過去難以下刀的「咽旁腫瘤」。林口長庚耳鼻喉部部長暨SP計畫主持人方端仁說,咽旁空間是位於頸部與咽喉深處交界,連結腦部與頸部的區域,其中內頸動脈和多重腦神經自主神經都會經過,堪稱「危險空間」。
方端仁說,雖然咽旁腫瘤發生率低,僅占頭頸腫瘤不到1%,但腫瘤常生長到很大影響吞嚥說話才被發現,傳統手術經頸部摘除腫瘤,除了傷疤問題,更有3成病人難逃併發症,多重神經損害恐導致舌萎縮、說話或進食困難,或造成內頸動脈損傷,引發大出血甚至死亡。
方端仁指出,長庚團隊採用新式手術進行經口手術,藉助螢幕視野,內頸動脈跳動清晰可見,讓醫師可以精巧的剝下腫瘤與大動脈沾黏部分,將腫瘤完整取下,迄今已完成2例個案,術後次日即可下床及進食,一週內即返家,其中一例甚至已高齡92歲,接受手術後也無任何併發症。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