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潮健康
在診間裡,不少患者帶著無奈的神情問:「為什麼我的痘疤怎麼治療都沒效果?」痘疤看似小問題,但背後往往牽涉到複雜的組織結構。許多人使用保養品或嘗試療程後,常覺得改善幅度不大,陳裕豪醫師提醒,痘疤改善常常受到成因、治療方法與護理方式差異的影響。
痘疤並非單純的皮膚瑕疵
痘疤的形成,來自於痘痘發炎時皮膚組織遭到破壞。當真皮層與膠原蛋白大量流失,皮膚表面就會出現凹陷,許多人以為痘疤只是膚色不均,靠淡斑或美白產品就能解決,但實際上,痘疤屬於結構性損傷,並不是塗抹保養品就能修復的淺層問題。
痘疤治療為什麼常常失敗?
痘疤治療最大的難題,在於不同型態需要不同策略,痘疤分為滾動型、冰鑿型與車廂型,每種都有不同的病理機制。若沒有分清楚類型就貿然治療,就容易出現「怎麼做都沒效」的情況。例如冰鑿型痘疤因為組織受損較深,淺層雷射可能較難完全處理;滾動型痘疤則必須先剝離沾黏,否則怎麼填補都無法平整。
為什麼單一療程無法徹底改善?
許多患者習慣把希望寄託在「單一療程往往無法完全解決所有痘疤問題」,但痘疤的問題往往分佈於不同層次,僅靠單一療程,無法同時處理沾黏、缺損與膠原流失。就像房子地基壞了,光是粉刷外牆沒有意義。痘疤治療若沒有多層次的整合,結果自然難以令人滿意。
為了真正改善痘疤,「分段重建」的概念被認為可能有助於更穩定地改善痘疤外觀。首先需要進行疤痕剝離,鬆開緊密沾黏的組織;再透過雷射與醫師配方改善真皮環境,營造膠原再生條件;最後補充膠原蛋白,讓缺損區域獲得結構性修復。這樣分層、分階段的方式,才能避免復發,也讓痘疤逐漸平整。
痘疤治療除了改善外觀,還能帶來抗老效果。陳裕豪醫師說明,因為治療會刺激膠原蛋白新生,患者不僅凹陷變淺,整體皮膚彈性與光澤度也提升。許多人在治療後,在部分案例中,有使用者反映痘疤淡化的同時,皮膚彈性與外觀也有所感受變化,但效果因人而異。
最後,陳裕豪醫師提醒,痘疤之所以讓人感到「治不好」,多半來自錯誤方法或不完整的規劃。正確判斷痘疤類型並搭配適當的治療與術後照護,可能有助於減少療效反覆的情況。痘疤不是無法改善,而是需要找到正確的方式與值得信任的醫師。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為醫學知識與案例分享,不構成醫療建議;若有痘疤或皮膚相關困擾,請諮詢具執照的皮膚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