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一名92歲阿嬤,沒有外傷、嘔吐、拉肚子,也沒有發燒的腹痛,居然是肝腫瘤自發性爆裂,血水流進腹腔造成腹痛。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急診室醫師林俊男表示,第一時間執行急診超音波,發現腹腔有積液情形,病人及家屬也表示之前沒有腹水病史,評估後立即進行腹水抽吸檢查,抽出來的10CC竟是鮮紅色血液,當下判斷是腹內出血。根據經驗,最有可能是肝腫瘤破裂出血,但病人並沒有肝癌的就醫記錄,或許是病人罹患肝癌而不自知,因為肝臟腫瘤常常都不會痛,病人自己不會特別去做檢查,往往發現時已經是中後期。
不知有肝腫瘤病史 超音波第一時間介入加速診斷
急診室緊急幫病人輸液及輸血,並安排電腦斷層,發現左肝邊緣有一個約四公分的腫瘤,確定是肝臟腫瘤破裂出血,血水已流進腹腔,才引起腹痛,立即連絡放射科醫師進行經導管動脈栓塞術止血,術後住進肝膽腸胃科加護病房,待生命徵象穩定後,再做全套的肝腫瘤分期檢查以及後續治療規劃。
林俊男醫師指出,此患者診斷的困難點,是病人本身不知道肝腫瘤病史。急診每天會遇到好多腹痛的病人,要在這些病患中抓出病灶,是有難度的。另外,超音波第一時間的介入,可以加速診斷及治療。
台灣癌症死亡第二位 肝癌自發性破裂更是第三大原因
肝癌在這10年來,一直是台灣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僅次於肺癌。其中肝癌自發性破裂更是肝癌死亡的第三大常見原因,次於腫瘤進展及肝衰竭。全世界報告肝癌自發性破裂的發生率,英國3%,日本10%,香港14.5%,台灣26%。肝癌破裂導致死亡率高達25-75%,是非常危險,且不算少見的狀況。
林俊男醫師提醒,肝癌破裂最常見的表現是急性腹痛、腹脹、貧血及低血容性休克。診斷方法有超音波、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磁振造影等,其中最具時效性及安全性的就是超音波。若生命徵象穩定,且無活動性出血,建議保守治療,包括輸血、輸液、矯正凝血功能。如果診斷屬活動性出血,則應立即止血,包含經動脈栓塞或緊急切肝手術。待穩定後,再進行腫瘤分期評估,後續進行徹底的肝癌治療。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2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