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埃及擁有3000年歷史、屬於古埃及法老的黃金手鐲近日在開羅的埃及博物館(Egyptian Museum)文物修復員被偷走,手鐲被以18萬埃及鎊(約11.2萬新台幣)被賣出,並被一間黃金鑄造廠被切割熔化,與其他廢金混合處理。
埃及擁有3000年歷史、屬於古埃及法老的黃金手鐲近日在開羅的埃及博物館(Egyptian Museum)被文物修復員偷走,手鐲被以18萬埃及鎊(約11.2萬新台幣)被賣出,並被一間黃金鑄造廠被切割熔化,與其他廢金混合處理。
根據外媒的報導,埃及當局宣布,四名涉案人士因竊取並銷毀一件古埃及無價文物而被捕,其中包括開羅埃及博物館的一名文物修復員。失竊文物是一只可追溯至約3000年前第二十一王朝法老阿蒙艾莫佩(Amenemope)時期的黃金手鐲,上面鑲嵌青金石珠子,最初出土於尼羅河三角洲塔尼斯王陵。
根據埃及內政部調查,該名修復員在值班期間竊走手鐲,並聯絡珠寶商進行轉售。手鐲先以18萬埃及鎊(約11.2萬新台幣)被賣出,隨後再以19.4萬埃及鎊(約12.1萬新台幣)轉手給一家金飾作坊,最終手鐲在開羅一間黃金鑄造廠被切割熔化,與其他廢金混合處理。當局公開的監視器畫面顯示,買家購買手鐲後,立即將其分割。
警方表示,四名嫌疑人已全數落網並認罪,涉案贓款及部分物證已被查扣。事件發生後,館方緊急展開庫存清查,並加強機場、港口及邊境檢查,以防更多文物外流。
失竊手鐲原列入即將於10月在羅馬舉行的「法老寶藏」特展名單,消息傳出後震驚國際文物界。法國古物學者佩爾蒂埃指出,這件手鐲與法老阿蒙尼莫佩的金面具同於1940年代在塔尼斯被發掘,學術與歷史價值極高。
埃及博物館過去也曾發生重大失竊案,包括1977年梵谷畫作《罌粟花》被盜(2010年再度失蹤至今未尋回),2011年埃及革命後,盜賊趁亂洗劫博物館和考古遺址,數千件被盜文物後來在世界各地的私人收藏中出現。本月一名埃及男子因將數百件被盜文物走私到國際市場而在美國被判處6個月監禁,這也為即將啟用的大埃及博物館(Grand Egyptian Museum)文物安全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