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於台灣時間18日凌晨召開開利率會議,如預期宣布降息1碼,為2025年以來首次降息,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1碼)至4.0%到4.25%區間。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強調,這次降息是「風險管理」的舉措,為了防範經濟惡化,而非單純為了提振疲軟的經濟。
綜合外媒報導指出,美國聯準會宣布降息一碼,即0.25個百分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降至4.00%至4.25%,這是自2024年12月以來的首次降息。此舉主要是為了應對正在放緩的就業市場,儘管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關稅政策正持續推高物價,聯準會仍選擇優先穩定勞動力市場。
此降息決定以11比1的投票結果通過,其中唯一投下反對票的是新上任的理事聯準會理事米蘭(Stephen Miran),他主張應一次降息2碼,即0.5個百分點。儘管如此,聯準會主席鮑爾在會後記者會上強調,這次降息是「風險管理」的舉措,旨在防範經濟惡化,而非單純為了提振疲軟的經濟。
鮑爾指出,美國經濟活動已「溫和放緩」,而就業成長也明顯減速。最新的數據顯示,5月至6月的就業人口數被下修25.8萬人,而8月的失業率也攀升至4.3%,創下2021年以來的新高。這顯示就業市場正面臨「下行風險」,可能導致更高的裁員率與失業率。
同時,通膨問題也變得更為複雜。雖然聯準會的目標是2%的通膨率,但受川普政府關稅政策的影響,物價在 8月已上升至2.9%。聯準會官員擔憂,關稅可能導致物價上漲,甚至可能造成「停滯性通貨膨脹」,即失業率和物價同時上漲的局面。鮑爾提到,關稅可能帶來「一次性」的物價變動,但也可能演變成更為持續性通膨問題。
在聯準會做出降息決定的同時,華府的政治紛擾也備受關注。川普先前多次抨擊聯準會行動「太慢」,並呼籲更大幅度的降息,並甚至試圖罷免聯準會理事庫克(Lisa Cook),指控其涉嫌按揭貸款詐欺,但庫克否認了這項指控,並得到了法院的支持,目前此案仍在最高法院審理中。
此外,另一位由前總統拜登(Joe Biden)任命的理事庫格勒(Adriana Kugler)在8月突然辭職,其職位隨後由共和黨人、現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Stephen Miran)接替。米蘭的上任,也體現了聯準會內部在貨幣政策上的意見分歧。
儘管本次會議僅有一位理事持異議,但展望未來,分歧可能將進一步擴大。聯準會的「點陣圖」(dot plot)預測顯示,年底前可能還有兩次降息,而2026年則可能再降息一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