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腸道益菌能影響記憶 恩主公醫院范守仁揭延緩失智新契機

發布時間:2025/09/14 08:57:07
更新時間:2025/09/14 08:57:07
FaceBookCopyLine
腸道益菌能影響記憶 恩主公醫院范守仁揭延緩失智新契機
圖/恩主公醫院教研部范守仁主任及台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王培育所長,共同指導研究團隊成員。(恩主公醫院提供)

圖、文/引新聞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九月是「世界失智症月」,國內研究團隊在記憶科學領域傳來突破性進展;恩主公醫院教研部主任范守仁與台灣大學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所長王培育共同指導團隊,最新成果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證實腸道菌在記憶形成與維持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為失智症與神經退化疾病的防治開啟新契機。

研究團隊以果蠅作為實驗模型,模擬遭遇天敵寄生蜂時的恐懼反應,母果蠅會記住威脅並停止產卵,以保護後代;然而,當研究人員利用抗生素或無菌環境移除腸道菌後,果蠅雖仍有短暫反應,但無法保留長期記憶,顯示腸道菌對記憶維持至關重要。

當研究人員利用抗生素或無菌培養方式,清除果蠅腸道中的共生菌後,果蠅雖然在當下仍會因寄生蜂出現而短暫受到驚嚇,但隔天就恢復正常產卵,無法維持長期記憶;王培育指出,「腸道菌就是後勤補給官,一旦補給斷了,前線大腦的記憶部隊就無法持續作戰。」

進一步研究發現,補充特定益生菌能讓果蠅的記憶重新啟動,其中「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菌)能恢復記憶力,若再搭配「果實醋酸桿菌」(Acetobacter pomorum ,AP菌),效果更持久;這顯示不同菌株間具協同作用,能為大腦記憶功能帶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研究同時揭示腸道與大腦溝通的機制,關鍵在於「胺基酸」,當腸道菌消失時,體液中的胺基酸濃度下降,導致大腦缺乏維持記憶的必要營養;團隊在無菌果蠅飼料中直接添加支鏈胺基酸(BCAAs),成功恢復其記憶功能,進一步驗證了腸道菌與大腦間的代謝鏈結。

范守仁指出,研究完整描繪出「腸道菌–胺基酸–TOR訊息通路–記憶」的科學鏈結,並強調「阿茲海默症、憂鬱症等疾病皆與腸道菌失衡及TOR路徑異常有關;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未來或許能透過調整腸道菌組成或補充特定營養素,作為延緩或改善認知衰退的輔助策略。」

這項由台灣本土團隊主導的成果,不僅展現基礎科學研究的力量,更象徵從微小果蠅的生命經驗,能照見人類健康的奧祕;研究提醒人們,照顧腸道健康,不只是保護腸胃,更可能是守護記憶與大腦的第一道防線。

更多引新聞報導
肩膀僵硬別輕忽!中醫師鄭傑元:五十肩恐影響日常生活
中元普渡後食物別亂吃!恩主公醫師鄭文琦提四招避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