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美中防長、外長相繼通話!學者:為潛在「川習會」鋪路

發布時間:2025/09/12 11:06:42
更新時間:2025/09/12 11:06:42
FaceBookCopyLine
美中防長、外長相繼通話!學者:為潛在「川習會」鋪路

圖、文/周刊王

美中現任領導人上一次會晤已是2019年,如今雙方在高層頻繁互動下釋放衝突緩和訊號。分析人士也指出,美國和中國國防部長及外交部長的另類2+2通話,標誌著「川習會」的可能性正在提高。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9日與中國國防部長董軍進行首次通話,雙方稱之為「坦誠且具建設性」。赫格塞斯強調,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衝突」,但會堅決維護其在亞太的「重要利益」。董軍則重申,中國反對美國在台灣與南海問題上的挑釁,並警告「任何遏制或干涉中國的企圖都將徒勞。」

隔天,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通話,王毅形容交流「富有成果」,但批評美方近期「損害中國合法權益」。盧比歐則表示,希望推動「建設性且開放的對話。」據悉,這是雙方7月在馬來西亞會晤的後續行動。

對此,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駱明輝(Dylan Loh)分析稱,這場對話延續了2國領導人此前的互動以及貿易協議談判,「這是一個正面的微小進展,但仍有許多路要走。」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莊嘉穎則指出,這些通話可能為川普(Donald Trump)與習近平的會晤鋪路,但「目前仍有不確定性」。他提醒,川普以決策反覆聞名,「現在預測美中領袖峰會即將到來還言之過早。」

日本創價大學教授林泰偉(Lim Tai Wei,音譯)分析認為,在沒有達成「明確議題清單」前,習近平不會確認會晤川普的可能性,「中國的政治體制不允許峰會中出現任何意外。」

駱明輝補充,外界原本預期2位領導人可能在10月底至11月初,於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上見面,「但由於內外情勢變化快速,一切還很難說。」

此次美中高層通話發生在習近平主持的93大閱兵之後,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及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皆有出席。川普隨後指責3人「密謀對抗美國」,並對部分國家「站在中國一邊」表達失望,揚言將重新評估局勢。

另一方面,雖然美中已延長貿易休戰90天,且根據美國商會在上海發布的《2025中國商業報告》顯示,近半數美企要求取消對華關稅,認為推動製造業回流的策略幾乎必然失敗。但據1位美國官員和1位歐盟外交官稱,川普9日敦促歐盟官員對中國產品徵收高達100%的關稅,以此作為就俄烏戰爭向普丁施壓的策略之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