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睡不好也是「內耗」!專家分享5種助眠食物,讓你找回深度睡眠

發布時間:2025/09/14 23:36:00
更新時間:2025/09/14 23:36:00
FaceBookCopyLine
睡不好也是「內耗」!專家分享5種助眠食物,讓你找回深度睡眠
圖說:營養師分享日常飲食保養建議,維持放鬆入睡

圖、文/潮健康

你是否經常睡前翻來覆去,卻遲遲無法入睡?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加上熬夜、工作壓力以及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讓睡眠品質逐漸下降。營養師提醒,睡不好不僅影響精神與專注力,還會造成「內耗」,悄悄地消耗體能與免疫力。

《FJ豐傑生醫》營養師游子嫻建議,除了調整作息與學會放鬆心情,營養攝取同樣扮演重要角色。本文整理了5大助眠的營養素,並提醒3種可能破壞睡眠的NG行為,讓你在改善生活習慣的同時,更有效地找回深度睡眠。

5 大營養素幫助身心放鬆,維持良好睡眠節

1.褪黑激素食物:縮短入睡時間
褪黑激素是參與調節晝夜節律的激素,有助維持生理時鐘平衡,特別適合時差族、晚睡族或老年失眠者。

推薦食物:核桃、燕麥、香蕉、櫻桃、草莓、葡萄、無花果、黑巧克力、玉米、奇異果。

2.富含色胺酸的蛋白質食物:提升情緒穩定
色胺酸是大腦合成血清素的原料,參與情緒與生理節律調節過程。

推薦食物:火雞肉、雞肉、魚類(鮭魚、鯖魚、鱈魚)、蛋、乳製品(牛奶、優格、起司)、豆腐、毛豆、南瓜子。

3.穩定神經活性的GABA食物:幫助放鬆
GABA(γ-氨基丁酸)為神經傳導物質之一,與放鬆反應有關。

推薦食物:南瓜、番茄、黑麥汁、味噌、泡菜、發酵豆類、洋蔥、菠菜、茶葉(綠茶、發酵茶類含量較高)。

4.幫助深睡的礦物質食物:支持大腦激素合成
鈣與鎂參與神經與肌肉的正常功能,維持放鬆狀態。

推薦食物:牛奶、黑芝麻、小魚乾、香蕉、杏仁、南瓜子、菠菜、海藻類(紫菜、海帶)、燕麥、腰果。

5.天然雌激素食物:更年期女性睡眠救星
植物性雌激素為更年期女性常見的日常營養選擇之一,並提供營養補給。

推薦食物:大豆、豆漿、豆腐、納豆、山藥、亞麻籽、芝麻、蜂王乳、葛根、紅花苜蓿芽。

 

3 大NG行為,讓好眠變難的隱形阻力

即使吃對營養素,睡眠品質仍可能被一些日常行為破壞。以下3種NG行為,是現代人最容易忽略的睡眠殺手:

NG行為1:晚間過度使用3C產品
長時間盯螢幕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延遲入睡,造成生理時鐘混亂。建議睡前1小時避免使用手機、平板與電腦,或使用夜間護眼模式減少藍光刺激。

NG行為2:不規律作息與熬夜
睡眠時間不固定或長期熬夜,會讓生理時鐘失衡,深度睡眠難以形成。建議每天固定起床與入睡時間,即使是假日也盡量保持規律。

NG行為3:睡前攝取刺激性飲食或咖啡因
咖啡、茶、含糖飲料或辛辣食物,可能刺激神經系統,影響入睡與睡眠品質。建議晚餐清淡,睡前2~3小時避免咖啡因與大量飲水。

 

嚴重睡眠不足恐引起的 4 大危機

睡眠過多或過少,都不是健康的正常現象。營養師指出,睡眠異常可能增加罹患多種疾病的風險,以下整理出與相關的 4 大常見問題:

1.心血管疾病:良好睡眠有助心臟健康,因為睡眠期間心率減慢、血壓下降,讓心臟和血管獲得休息。反之,患者若睡眠不足6小時,可能增加心臟病、高血壓或心衰風險。

2.糖尿病與代謝疾病:睡眠異常會干擾胰島素分泌與血糖調節,增加糖尿病與代謝疾病風險。長期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出現體重增加、血糖不穩及胰島素抗性。

3.免疫系統疾病:睡眠期間,身體會補充與更新免疫細胞,維持防禦功能。長期睡眠異常被視為代謝與免疫調節的重要風險因子。

4.腦神經退化疾病:深層睡眠是大腦排毒的重要時間。有研究顯示,深度睡眠與腦部健康息息相關,與神經退化風險可能有所關聯。

 

圖說:日常睡眠調節建議:飲食、作息與情緒管理

 

提升睡眠品質,累積長期健康優勢

想了解自己的睡眠品質如何,營養師分享PSQI為常見睡眠評估工具,這項國際公認工具,從7個面向評估,幫助你掌握睡眠狀況,結果僅供初步參考,如有持續困擾仍應尋求專業醫療建議。研究顯示,分數越高代表睡眠品質越差,及早察覺才能及時調整,避免長期累積對身體造成負擔。

營養師提醒,比起單純追求睡了多久,更應注重睡眠質量。透過飲食營養、規律作息與情緒管理的綜合策略,身體才能在夜間有效自我修復,減少「內耗」,累積長期健康優勢。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營養資訊整理僅供參考,非作為醫療診斷或治療建議。內容所涉食物或營養素不具治療、改善或預防任何疾病之功效。若有相關症狀或健康問題,請諮詢合格醫療人員。

 

 

 

延伸閱讀:

FJ豐傑生醫-部落格專欄

腦科學專業解析整夜睡不好的「多夢真相」

黃金睡眠時間大公開:「這個時間睡覺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