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健康/林昱彣
今年7、8月中南部連日暴雨釀成嚴重災情,車禍事件頻頻登上頭條;上半年亦傳出多起高齡駕駛事故。馬路如虎口,突如其來的行車意外不僅衝擊身心,更可能對自身「顏值」帶來毀滅性打擊。栢麗牙醫診所院長王柏凱醫師受訪指出,近期因車禍導致口腔嚴重創傷而前來求診的患者不在少數,從輕微的牙齒搖晃到上下顎骨全斷的嚴重案例皆有耳聞。
潮健康/林昱彣
今年7、8月中南部連日暴雨釀成嚴重災情,車禍事件頻頻登上頭條;上半年亦傳出多起高齡駕駛事故。馬路如虎口,突如其來的行車意外不僅衝擊身心,更可能對自身「顏值」帶來毀滅性打擊。栢麗牙醫診所院長王柏凱醫師受訪指出,近期因車禍導致口腔嚴重創傷而前來求診的患者不在少數,從輕微的牙齒搖晃到上下顎骨全斷的嚴重案例皆有耳聞。

整排牙齒連骨頭一同位移! 醫揭牙齒位移、斷裂四大分級
車禍造成的牙齒創傷,情況千變萬化,處理方式也大相逕庭。王柏凱醫師說明,牙齒創傷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別:「牙齒位移」與「牙齒斷裂」,醫師會根據創傷的嚴重程度進行分級,並制定相應的治療計畫。其中牙齒位移類創傷,係指是牙齒本身結構可能完好,但位置卻因撞擊而改變,其下又可細分為數個等級:
.零級創傷: 牙齒受到撞擊,但並未發生任何移動,狀況相對良好。
.輕微搖動: 牙齒出現類似牙周病患者的輕微晃動,但沒有明顯的位置改變。
.牙齒位移: 較為常見,牙齒因外力而偏離原位,包括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甚至被撞進牙槽骨內(內移),或是部分脫出(外移)。
.嚴重骨裂: 更嚴重的狀況則是齒槽骨本身裂開,導致整排牙齒可以連同骨頭一起移動,這代表骨骼結構已遭破壞,必須立即送往大型醫院進行處理。
第二大類牙齒斷裂類創傷,則是指牙齒的硬組織(齒質)本身發生碎裂。王柏凱醫師表示,斷裂的深度決定了其嚴重性與治療的複雜度:
.琺瑯質斷裂: 僅有牙齒最外層的琺瑯質受到輕微破損。
.牙本質斷裂: 斷裂深度觸及內層的牙本質,此時牙齒可能會對冷熱刺激變得敏感。
.牙髓暴露: 裂縫深及牙髓腔,也就是俗稱的牙神經,通常會伴隨劇烈疼痛,且感染風險極高。
.牙根斷裂: 牙齒從牙根部位斷裂,甚至整顆牙齒完全裂開,這是最為嚴重的狀況,保留牙齒的可能性也最低。

被撞飛的牙齒還能黏回去嗎? 真相揭曉:實務上效果不佳
王柏凱醫師指出,對於僅有輕微搖動或未位移的牙齒,通常會先採取保守觀察,讓牙周組織自行修復。然而,位移牙齒必須盡可能在第一時間內手動復位,使其回到正確的位置。復位後,為了確保牙齒穩定,會使用類似鐵絲的固定裝置,將受傷的牙齒與左右兩旁的健康鄰牙捆綁在一起,提供支撐力,靜待牙周韌帶與齒槽骨癒合。
值得注意的是,成人的牙齒在遭受位移等級的創傷時,供應養分的牙髓神經血管幾乎都會被扯斷。因此,即便牙齒外觀看似完好,在復位固定後通常需要進行根管治療(俗稱抽神經),以免後續因神經壞死引發的牙根吸收或囊腫病變。即使沒有立即斷裂,也必須長期回診,透過儀器測量牙齒的活性,確保沒有潛在的壞死風險。
「至於牙齒斷裂的處理,則取決於斷裂的深度。若僅是琺瑯質的小缺角,可以透過樹脂等材料進行簡單的填補修復。但若裂縫已深及牙髓神經,根管治療便無可避免!」
不少民眾好奇,斷掉的牙齒碎片能否像「拼圖」般黏回去?王柏凱醫師指出,理論上雖然可行,但前牙需要承受較大的啃咬力道,特別是食用瓜子等硬殼食物時,黏合處的強度往往不足,容易沿著原來的斷裂面再次崩裂,因此實務上效果很差。而後牙因為結構較為短胖,且撞擊角度的關係,較少發生斷裂,「整顆被撞飛」的反倒比較常見。
口腔重建進入「美學導向」時代! 數位模擬科技讓前牙以假亂真
在口腔重建的領域中,前牙區的治療無疑是公認難度最高的項目之一。王柏凱醫師表示,前牙重建之所以複雜,主要源於兩大挑戰:骨頭條件與美觀需求。首先,從解剖結構上來看,門牙區域的齒槽骨天生就比後牙區來得薄弱許多,車禍的劇烈撞擊容易導致本已纖薄的骨壁進一步受損,使得後續的植牙手術缺乏穩固的地基。
其次,前牙可說是門面擔當,在微笑、說話時都會輕易展露,因此對於美觀的要求極高。一顆成功的門牙假牙,不僅要在顏色、形狀、通透感上與鄰牙以假亂真,在牙齦上的位置、角度,以及周圍牙齦的型態(俗稱的「補肉」),都必須經過精雕細琢。深度、前後左右的定位稍有偏差,都會導致最終成果不盡人意,顯得突兀或不自然。
為克服這些挑戰,現代的植牙觀念已從傳統的「骨頭在哪就種哪」,進化到「美學導向」的治療思維。醫師會先透過數位模擬,預先設計出未來假牙最理想、最美觀的位置與型態,再以此為終點,逆向回推植體應該植入的精準位置、角度與深度,並評估是否需要進行補骨補肉手術以豐盈地基,搭配先進的數位導航或手術導板輔助,能大幅提升前牙重建的成功率與美觀度。

遇車禍噴飛兩顆門牙! 她用「隱形矯正+植牙手術」重拾笑容
談及車禍創傷,王柏凱醫師分享,診間曾遇到一位年輕女性,因車禍導致兩顆門牙當場飛出,且未能尋回,下排牙齒也受到猛烈撞擊,呈現向外位移的狀態。經過詳細檢查,確認受波及的牙齒神經已全部壞死。王柏凱醫師將治療計畫分階段進行:首先對所有受損牙齒進行根管治療,清除壞死組織;接著利用隱形矯正技術,耗費約一年時間將外暴、歪斜的牙齒重新排列整齊;最後在門牙缺牙區進行植牙手術,完成最終重建。
另一位男性患者同樣是門牙被撞飛,藉此機會將原本就不甚整齊的全口牙齒,進行一次徹底的整理。王柏凱醫師強調,將「矯正治療」納入整體重建計畫中,先把牙齒的地基排列穩固、整齊,再進行後續的植牙或假牙製作,在車禍重建中已非罕見,除了能重拾原本的自信笑容,還有機會調整「微笑曲線」,盡量降低車禍對外表帶來的衝擊。
植牙後哪些食物要少碰? 醫揭植牙成功率殺手是「它」
歷經了漫長的根管治療、矯正與手術,當植牙終於完成後,是否就意味著一勞永逸?王柏凱醫師提醒,在諸多影響植牙成功率的因素中,「抽菸」無疑是最大的殺手。香菸中的尼古丁會導致末梢血管收縮,嚴重影響口腔內的血液循環,使得傷口癒合能力變差,同時也大幅增加植體周圍發炎(植體周圍炎)的風險。抽菸對口腔健康百害而無一利,不僅危害自然牙,對假牙、植體的殺傷力同樣巨大,是患者務必戒除的不良習慣。
在飲食方面,術後應遵循醫囑,避免食用過於辛辣、滾燙或堅硬的食物,以免刺激傷口、影響癒合。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使用牙刷、牙線或牙間刷徹底清潔,更是確保植牙能長久使用的不二法門。總結而言,車禍後的口腔重建是一項艱鉅的工程,但只要尋求專業協助,耐心配合治療,並在術後維持良好習慣,重獲一口健康美觀的牙齒,絕非遙不可及的夢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