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大腸癌年輕化趨勢明顯 台北慈濟陳昱廷籲善用篩檢早發現

發布時間:2025/09/09 09:23:47
更新時間:2025/09/09 09:39:37
FaceBookCopyLine
大腸癌年輕化趨勢明顯 台北慈濟陳昱廷籲善用篩檢早發現
圖/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昱廷強調,糞便潛血檢查是簡單又有效的篩檢工具,呼籲民眾善用資源,把握黃金時機,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圖、文/引新聞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45歲蘇先生一向健康,沒有家族病史,卻因連續三天無法排氣、排便,腹脹到無法進食,緊急至台北慈濟醫院就醫;檢查發現降結腸有一顆5公分腫瘤,導致腸道完全阻塞,經手術切除腫瘤、腸段及淋巴後,病理確診為第三期大腸癌並已轉移,後續將接受化療。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45歲蘇先生一向健康,沒有家族病史,卻因連續三天無法排氣、排便,腹脹到無法進食,緊急至台北慈濟醫院就醫;檢查發現降結腸有一顆5公分腫瘤,導致腸道完全阻塞,經手術切除腫瘤、腸段及淋巴後,病理確診為第三期大腸癌並已轉移,後續將接受化療。

圖/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昱廷強調,糞便潛血檢查是簡單又有效的篩檢工具,呼籲民眾善用資源,把握黃金時機,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圖/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昱廷強調,糞便潛血檢查是簡單又有效的篩檢工具,呼籲民眾善用資源,把握黃金時機,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根據國健署統計,大腸癌多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的首位,過去以50歲以上族群為主,但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昱廷表示,不良生活型態是主要原因,包括紅肉、加工肉品攝取過多,缺乏蔬果與運動,以及肥胖、糖尿病、吸菸飲酒、慢性發炎等,都會提高罹癌風險。

陳昱廷指出,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但腫瘤長大可能出現血便、腹痛、排便習慣改變;若腫瘤逐漸堵塞腸道管徑,則可能導致腸阻塞,發生率約20%,屆時將有無法排氣排便或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的情形,若延誤治療,恐引發腸穿孔與敗血症,死亡風險極高。

臨床診斷大腸癌以大腸鏡與切片為主,並搭配影像檢查評估轉移與侵犯;陳昱廷說,目前手術技術成熟,常見方式包含開腹、腹腔鏡、單孔微創及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微創手術恢復快,但對腸道阻塞或腹腔沾黏嚴重個案,開腹較安全,手術會同步切除前後腸段並清除淋巴,以降低復發風險。

陳昱廷解釋,若為第三期患者,手術切除後的五年存活率有五至六成,早期發現更可達九成以上,術後需搭配化療、放射線治療等輔助治療,除切除腫瘤外,也會同步切除前後腸段作為安全距離,並清除病灶周圍的淋巴,以根除癌細胞;第四期則以藥物治療為主,會以其他治療為主,手術為其二線選擇。

因應年輕化趨勢,衛福部自2025年起將大腸癌篩檢年齡下修至45歲至75歲,每兩年可免費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呈陽性,醫師會安排大腸鏡進一步檢查;陳昱廷強調,糞便潛血檢查是簡單又有效的篩檢工具,呼籲民眾善用資源,把握黃金時機,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遠離癌症威脅。

更多引新聞報導
骨質疏鬆女性風險高 台北慈濟籲及早養骨防跌減痛
五臟六腑顧得好 沈邑穎中醫師陪銀髮族養生凍齡心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