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本周日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白露」,因太陽直射點逐漸南移,天氣逐漸開始變得涼爽。中醫師表示,白露的日間秋燥加上早晚溫差,除了容易讓民眾出現呼吸道症狀,皮膚接受紫外線的曝曬也並不亞於夏日接收量,容易在此時曬黑、曬老,民眾可自製「銀花白耳露」、「清潤飲」,或按壓「曲池穴」、「太白穴」、「合谷穴」,幫助增加循環代謝功能,讓氣色更佳。
俗諺道「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就是老祖宗觀察到剛步入秋天後白日天氣雖然炎熱,但到白露過後早晚溫差十分明顯,這時可隨身帶著防曬薄外套,可避免溫差而受寒著涼之外,也是白日防曬的最佳工具。博愛馬光中醫診所主治醫師何佳霖表示,在中醫理論裡秋天主金、屬肺,肺主皮毛、司呼吸,白露的日間秋燥加上早晚溫差,容易讓民眾出現呼吸道症狀如咽喉不適、口乾舌燥、咳嗽、鼻腔乾癢、急性鼻咽炎等症狀。

另一方面,何佳霖表示,因台灣地處亞熱帶,雖然離開處暑的日曬,但在白露日間太陽依舊炙熱,皮膚接受紫外線的曝曬並不亞於夏日接收量,秋令所致皮膚乾燥、異位性皮膚炎、皮膚乾癢,若再遇上秋天陽光中穿透力強的UVA(紫外線),更容易在這個時候曬黑、曬老。有鑑於此,她也建議民眾可自製銀花白耳露、清潤飲,幫助改善乾燥肌膚,或按壓「曲池穴」、「太白穴」、「合谷穴」,幫助增加皮表的循環代謝功能,讓皮膚微血管循環增加,帶走囤積在體表的廢物,使得皮膚更加白裡透紅,氣色更佳。
一、銀花白耳露
1. 材料:乾荷葉5g、金銀花5g、綠豆半碗、白木耳1碗、薏苡仁半碗。
2. 製作方法:民眾先將乾荷葉、金銀花放入鍋中,加入600毫升的水一起煮開後,續煮3分鐘後熄火濾汁備用,再把綠豆、薏苡仁、白木耳均需泡軟後,置入1000毫升水中煮軟後,再倒入荷葉金銀花汁倒入以小火煮滾,後續依個人口味加入冰糖調味。

二、清潤飲
1. 材料:蓮子5至6粒、蓮子心1g、玉竹5g。
2. 製作方法:民眾先將蓮子5至6粒、玉竹5g,加入500毫升的水煮開,再把蓮子心裝入濾茶袋後,置入第1步驟茶飲內悶泡10分鐘即可飲用。

.曲池穴:兩側肘部橫紋外側的凹陷處。

.太白穴:足內側緣,第一跖骨小頭,即大拇趾關節後下方凹陷處。
.合谷穴:位於手背,拇指和食指併攏時,虎口處隆起最高點的凹陷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