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滑手機害慘!研究揭「上廁所久坐」痔瘡風險暴增

發布時間:2025/09/05 09:21:14
更新時間:2025/09/05 09:21:14
FaceBookCopyLine
滑手機害慘!研究揭「上廁所久坐」痔瘡風險暴增
示意圖/最新研究指出上廁所滑手機會導致罹患痔瘡機率增高。(擷取自 Pixabay)

圖、文/引新聞

(記者周德瑄/綜合報導)現代人幾乎手機不離身,連上廁所也要滑一下。不過最新刊登於《PLOS One》的研究警告,這個習慣恐怕會讓痔瘡找上門。

研究團隊針對125名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成年人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含如廁時間、是否滑手機、排便用力程度、纖維攝取及運動習慣,並以內視鏡確認是否罹患痔瘡。結果顯示,高達66%受訪者會在廁所滑手機,其中54%看新聞、44%使用社群媒體。經常在馬桶上滑手機的人,平均停留時間顯著增加,罹患痔瘡的風險也比不滑手機者高出46%。

痔瘡其實是直腸及肛門周邊靜脈因壓力升高而腫脹,會造成瘙癢、疼痛甚至出血。研究主持人、麻省總醫院腸胃科醫師Trisha Pasricha指出,「社群平台的商業模式就是讓人失去時間感,上廁所滑手機正好放大了這個問題。」她強調,長時間坐在馬桶上會使骨盆缺乏支撐,血液滯留直腸,加上低頭駝背滑手機的姿勢,排便角度更不理想,進一步惡化痔瘡。

專家也指出,問題不在便祕,而是「久坐」。研究顯示,手機使用者並沒有更用力排便,但因滑手機過久,痔瘡血管墊會充血、膨出,導致發炎。紐澤西州腸胃科醫師Sandhya Shukla也觀察到,越來越多年輕患者因痔瘡就診,「低纖飲食與肥胖是原因,但上廁所滑手機也是推手之一。」

醫師建議,最好別把手機帶進廁所,即使帶了,也要控制時間,不超過10分鐘,理想是3到5分鐘。若容易沉迷,可以設鬧鐘或用「看兩支TikTok影片」自我提醒,若排便不順就先離開,稍後再試。專家強調,生活很多事都該慢下來,但「上廁所絕對不是其中之一」。

更多引新聞報導
台南妹租屋處遭性侵!前男友「抽筋才停下」 丟出體液內褲:去報警
銀行爆凍結潮!「2大原因」恐遭鎖帳 排隊人潮擠爆櫃檯怨聲四起